摘要: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Brain Sciences(IF 2.8/ 3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5年后,因图片疑似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Brain Sciences(IF 2.8/ 3区)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5年后,因图片疑似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论文题为“Reduced Apoptotic Injury by Phenothiazine in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the NOX-Akt/PKC Pathway”(吩噻嗪通过一氧化氮- akt /PKC通路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凋亡损伤)
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Yanna Tong
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的 Xiaokun Geng
本研究旨在证实吩噻嗪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NOX(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Akt/PKC(蛋白激酶C)通路在脑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prague-Dawley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2 h,随机分为3个不同的队列:(1)生理盐水,(2)8 mg/kg氯丙嗪和异丙嗪(C+P), (3) 8 mg/kg C+P和罗布麻苷(NOX抑制剂)。检测脑梗死体积,并测定细胞死亡/NOX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激酶C-δ (PKC-δ)、磷酸化Akt (p-Akt)、Bax、Bcl-XL和未裂解/裂解caspase-3的蛋白表达。C+P和C+P/NOX抑制剂均能显著减少梗死面积和细胞死亡,而C+P/NOX抑制剂不能进一步减少梗死面积和细胞死亡。两组抗凋亡Bcl-XL蛋白表达普遍升高,促凋亡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普遍降低。两组PKC蛋白表达均降低,C+P/NOX抑制剂在再灌注后6和24 h进一步降低。本研究证实了C+ p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提示NOX/Akt/PKC通路是缺血性卒中后有效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段内容为AI翻译,原始内容请见官网)
本研究共受5项基金支持: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部分资助(no. 81871838和 81802231)(Geng)、北京市通州区财政基金、北京市通州区科技计划(KJ2018CX006)(Geng)、北京市通州区科技计划(KJ2019CX005-05/13)(Geng)、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临床研究所青年计划(LHYY2019-JC01)(Geng)。
【左上】Geng et al 2016的图2A,【左下】图1A
针对所提出的质疑,截止于2025年10月26日,未见到作者在www.pubpeer.com上的回应内容。
参考信息: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4FF2C90AF3516869898ECF0E763009/
https://www.mdpi.com/2076-3425/9/12/378
免责声明:
质疑信息来源于Pubpeer,提及人名均为音译
对于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
本公众号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勿更改原文内容及格式!
本文来源 “撤稿资讯” 官微
来源:科研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