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振翅 反季“点金”——桦甸新农人姜丽创业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08:51 1

摘要:近日傍晚,桦甸市永吉街道集厂子村三栋大棚内,补光灯下绿意盎然。49岁的姜丽俯身轻轻托起一丛嫩绿的柳蒿,幸福地观察叶片上挂着的细密水珠。“这些可都是咱们农场的‘绿色黄金’!”她转头笑道。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年销售额破百万元的“山野菜女王”,几年前还是个每天种地、陪

近日傍晚,桦甸市永吉街道集厂子村三栋大棚内,补光灯下绿意盎然。49岁的姜丽俯身轻轻托起一丛嫩绿的柳蒿,幸福地观察叶片上挂着的细密水珠。“这些可都是咱们农场的‘绿色黄金’!”她转头笑道。

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年销售额破百万元的“山野菜女王”,几年前还是个每天种地、陪读的普通农妇。转变始于2017年7月,当桦甸农广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知送到她手中时,她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山野菜还能在大棚里种。”姜丽回忆,在培训中,她遇见了人生重要的引路人——吉林市“山野菜大王”李树林。“李老师是一位接地气的‘土’专家,讲课生动实用,还是在全网拥有近150万粉丝的网红。”2018年3月,姜丽成立家庭农场,建起了第一栋试验大棚。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刺嫩芽扦插成活率低,柳蒿病害频发,婆婆丁长势不佳……但姜丽没有退缩,一边反复请教李老师,一边摸索适合本地的种植技术。更难得的是,在桦甸农广校的农民网红培训班上,这个曾经连智能手机都不太会用的农妇,学会了拍摄短视频、做直播带货。

“老铁们看过来,这都是咱黑土地的自然味道!”在快手账号“姜丽山货庄”里,姜丽带着乡音热情地推介山野菜。她发布的一段记录山野情趣的视频意外走红,播放量近350万次。目前,她已是拥有2.5万粉丝的小网红,所发布的508个短视频,如同508扇窗口,向天南地北的食客展示桦甸山野菜的鲜美。2023年,她也凭此登上长春农博会网红直播大赛的领奖台,荣获品牌推广组亚军;2024年,在桦甸第一届电商创业大赛中,摘得“助力家乡振兴优秀奖”。

几年间,姜丽先后十余次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民网红培训,成为众多学员中的“头雁”。最令她难忘的是,2024年她还参加了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不仅学到了创新技术,很多学员还变成了我的客户。”在实践中,她不断探索,率先引进刺嫩芽反季水培催芽技术,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栽培,每平方米空间即可水培1000根刺嫩芽,产量能达到70公斤左右;她还把刺嫩芽做成创意盆景,进一步挖掘出了产品的潜在价值。

反季种植让山野菜身价倍增:刺嫩芽春季每公斤50元左右,通过温室反季栽培,在春节前后能卖到100元左右;漫山遍野的柳蒿夏季“一文不值”,反季栽培的柳蒿春节前后每公斤能卖到90元左右。于是,每到8月,姜丽就带领乡亲上山采集柳蒿的半木质化枝条,精心扦插和养护,确保新鲜柳蒿能和婆婆丁、大叶芹等山野菜在春节前上市。“最忙时,20多人帮忙都周转不过来。”她笑着说,“每人每天100元工资,看到大家腰包鼓起来,我比自己赚钱还高兴。”

在她的带动下,周边20多户村民加入反季山野菜种植行列。如今,姜丽的微信好友中有千余名精准客户。销售旺季,每天刚发几条产品信息,订单便纷至沓来。自家种植的山野菜供不应求,她便主动帮其他种植户销售。

因带动成效显著,她获评“吉林市乡村振兴农经师”。站在大棚前,姜丽动情地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的培训平台。我要带着更多乡亲加油干,让山野菜走出桦甸、走向全国,丰富千家万户的餐桌!”

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洪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