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打破城乡学校教学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切实提升初中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2025年10月20日-24日,湛江市坡头区第一城乡教育共同体以“紧扣课标,回归教材”为主题,开展七年级“同课异构”系列教研活动。
为打破城乡学校教学壁垒,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切实提升初中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2025年10月20日-24日,湛江市坡头区第一城乡教育共同体以“紧扣课标,回归教材”为主题,开展七年级“同课异构”系列教研活动。
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教师各聚一堂,以同一课题演绎多元课堂,在交流研讨中碰撞思维火花,为秋日教育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学课堂:趣味启思,多元设计解“多项式”奥秘
10月23日,数学学科以七年级上册《4.1.2多项式》为课题开启教研篇章,三所学校教师各展巧思,打造特色课堂。
坡头区实验中学吴雅凤老师以趣味点燃学习热情。课前五分钟朗朗书声浸润课堂,课中通过情景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多项式与单项式异同,小组讨论深化理解;课堂尾声“拍手挥手”互动小游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巩固知识。
坡头第二中学庞春妃老师以清晰脉络赋能高效学习。结合学校运动会积分问题自然导入,贯穿项目式教学理念;精心设计的磁吸式板书条,让知识框架一目了然,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尤其契合中等生吸收内化节奏,获科组长银凤老师高度认可。
坡头区一中邓春燕老师以文化浸润拓展思维边界。融合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引导学生细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通过变式训练提升逻辑能力;讲解“鲁班锁”时嵌入传统榫卯结构视频,借北魏官员印章题布置开放性作业,让数学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其“读题教学”实践获区教研室陈晓民副主任、万方芳教研员点赞。
道法课堂:情境思辨,点亮“交友智慧”成长路
10月21日,道德与法治学科聚焦“交友的智慧”,三位教师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传递健康交友理念。
坡头区实验中学郁珠英老师化身“情境导演”,以“患者诊疗活动”为主线搭建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交友技巧,课堂氛围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坡头第二中学卓淑勤老师甘当“思想舵手”,以热播电影中哪吒与敖丙的友谊为切入点,以问题驱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与哲学追问中探寻友谊本质,逻辑严密且富有思辨深度。
坡头区一中黄康明老师坚守“学生主体”,教学素材与问题均源于学生真实生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讨论中解决问题,尽显道法课程的生活性与实践性,让“交友智慧”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历史课堂:传统创新,解锁“百家争鸣”新视角
同日,历史学科以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为课题,两位教师用不同风格解读经典,让历史课堂焕发生机。
坡头第二中学谢文莉老师凭扎实功底讲透历史。作为资深教师,她先以板书梳理课堂框架,结合课标解说导入新课,课中提醒学生抓取关键句、提炼解题技巧,15分钟课堂练习强化“教与学”衔接,将复杂历史脉络娓娓道来,兼具思想性与人文温度。
坡头区一中张活老师用科技赋能激活课堂。以老子与孔子“史诗级会面”视频导入,借助AI辅助教学技术化解抽象思想理解难点;通过通俗故事解读诸子主张,结尾分享“背《论语》免山东景点门票”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热情,课堂互动氛围热烈。
研思共进:聚力赋能,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每节展示课结束后,评课研讨环节气氛热烈。各校教师代表、科组长及教研员围绕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核心素养落地等展开深入交流,既肯定亮点——如庞春妃老师的板书创新、邓春燕老师的文化渗透、张活老师的技术融合,也提出建设性优化建议。
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同课异构”不仅是不同教学思路的碰撞,更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宝贵契机,将把活动中的经验融入后续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教无涯,研不止。此次坡头区第一城乡教育共同体“同课异构”活动,是深化课堂改革、培育核心素养的生动实践。
未来,共同体将继续以教研为纽带,凝聚城乡教育力量,深耕教学沃土,为湛江市坡头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来源:魅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