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饴爆火全网!网友排队三小时,山东人:我们早吃腻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08:36 1

摘要:一扯十几厘米,黏在筷子上晃悠悠,看得人手痒,立马下单一包,结果吃一口就后悔了。

你刷到过那种高粱饴拉丝视频吗?

一扯十几厘米,黏在筷子上晃悠悠,看得人手痒,立马下单一包,结果吃一口就后悔了。

不是糖太硬,是太甜了,甜到发齁,像小时候被逼着吃药时那种腻味,一口下去,满嘴都是糖精味儿,哪还有高粱的香。

可你猜怎么着?

山东那些老厂子,几十年没人记得的高粱饴,突然全火了。

佛桃牌、野风酥,库存清空,直播间半夜还在喊“最后500箱”。

不是年轻人突然爱上了童年味,是他们被视频骗了——拉丝,太上头了。

有人买回去是为了拍视频,不是为了吃。

办公室里一人掰一块,对着手机慢动作拉,弹幕刷“这玩意儿能当减压玩具”。

可真有人当零食天天啃吗?

没有。

复购率低得可怜,吃一次就够了,第二次谁还愿意齁着嗓子咽?

但山东的老厂子聪明。

他们不跟风改配方,反而分两条线:一条还是老味道,包装印着“1987年配方”,卖给想找回记忆的人;另一条专门做拉丝款,糖加多,颜色亮,包装花哨,目标明确——就是拍视频用的。

专家说传统高粱饴含糖其实不高,因为是粮食熬的。

可现在那些网红款,糖浆当水加,血糖高的人吃一口都得掂量掂量。

山东省食品协会已经开始定标准了,不是怕你吃不惯,是怕整个行业被这波流量带歪了。

更有趣的是,高粱饴火了,淄博烧烤、周村烧饼也跟着沾光。

旅游线路开始推“吃糖+看非遗”打卡点,游客排队买糖,老板一边装袋一边说:“这糖,我爷爷那辈就做,现在年轻人说它土,可土东西,最能留住人。

它不是零食,是情绪的出口。

年轻人不是爱吃糖,是想通过拉丝,证明自己还能被简单的东西打动。

一根糖,扯开的是焦虑,黏住的是对慢生活的幻想。

可幻想撑不了多久。

等新鲜劲儿过了,谁还愿意对着镜头拉糖?

到时候,真能把味道留住的,不是谁的营销最狠,而是谁还记得——糖,本来就是粮食熬出来的,不是糖精兑出来的表演。

高粱饴能火,是因为它没变。

可它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它愿不愿意,为了流量,把自己改得不像自己。

来源:潜龙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