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年前她还是公司的行政,月薪4500,每天干的都是贴发票、订会议室、收快递的活儿,总怕被新人替代;可现在的她,是老板亲自提拔的“运营支持主管”,月薪翻了3倍,还拿着项目奖金,老板逢人就说“公司离了小张不行”。
前同事小张的经历,我至今记得特别清楚:
3年前她还是公司的行政,月薪4500,每天干的都是贴发票、订会议室、收快递的活儿,总怕被新人替代;可现在的她,是老板亲自提拔的“运营支持主管”,月薪翻了3倍,还拿着项目奖金,老板逢人就说“公司离了小张不行”。
很多人以为她是偷偷学了编程、设计这类硬核技能,其实根本没有——她只是靠一个“不起眼的能力”,帮公司解决了两个大麻烦:先是理清了混乱的报销流程,让员工报销从“等1个月”变成“3天到账”;后来又解决了客户投诉积压的问题,把投诉率降了一半。
原来,真正能让你“无可替代还拿高薪”的,从来不是跟风学的“热门技术”,而是**“能落地的问题解决能力”** ——老板不怕你不会某款软件,就怕你遇到麻烦只会说“我没办法”;客户也不看你有多懂理论,就看你能不能帮他把难题解决掉。
可能有人会说:“解决问题谁不会啊?不就是想办法吗?”
还真不是!很多人遇到问题,要么“瞎忙活”(比如客户投诉了,只会反复道歉却不找原因),要么“等别人救”(比如报表做不出来,只会问同事“该怎么办”);而有“落地解决能力”的人,会像“拆积木”一样,一步步把麻烦捋顺,最后给出能落地的办法。
简单说,这个能力就3步,普通人练3个月就能上手,每一步都有具体方法,咱们直接上案例:
1. 第一步:别只说“有问题”,先学会“精准找问题”
小张刚管报销的时候,同事们都抱怨“报销太慢”,但没人说清“慢在哪儿”。要是换别人,可能只会跟财务说“大家嫌慢,你们快点”,可小张没这么干——她花了1周时间,找了10个常报销的同事聊天,还翻了近3个月的报销记录,最后发现“慢”不是财务懒,而是两个具体问题:
- 问题1:大家交的报销单总缺凭证(比如漏贴打车票、发票信息不全),财务得一个个打电话要,来回耗时间;
- 问题2:报销要经过3个领导签字,总有领导出差,单子压在那儿没人批。
你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事情难办”,是因为没搞懂“到底难在哪儿”——就像你说“手机卡”,不是直接换手机,而是先看“是内存满了,还是网络不好”。精准找到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普通人怎么练? 遇到麻烦别慌着吐槽,拿张纸写下来:“这件事具体哪里不顺利?有哪些看得见的现象?”比如“孩子写作业慢”,别只说“慢”,而是写“坐下来半小时只写了2道题”“总摸橡皮、看窗外”,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2. 第二步:别空想“怎么解决”,把大问题拆成“能动手的小步骤”
找到报销慢的原因后,小张没直接拍板改流程,而是把“解决报销慢”拆成了3个小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具体做法:
- 针对“缺凭证”:她做了个“报销凭证模板”,把需要贴的票据、要填的信息都列清楚,还在部门群里发了3分钟的填写教程;
- 针对“领导签字慢”:她跟领导们约定“每周三下午集中批报销”,出差的领导可以线上签字,还做了个“报销进度表”,大家能随时看自己的单子到哪一步了;
- 最后试跑1周:每天看报销到账情况,遇到有人还填错模板,就单独教一遍。
就这么简单的几步,试跑第2周,报销到账时间就从1个月缩到了3天——很多人觉得“解决问题难”,是因为把“大目标”直接扛过来了,比如想“提升店铺销量”,却不拆成“怎么吸引客流、怎么提高复购”;而会解决问题的人,总把“大问题”拆成“今天能做的小事”,慢慢就推进了。
普通人怎么练? 比如想“解决家里乱糟糟”,别想着“一天收拾完”,而是拆成:“今天收拾书桌,明天整理衣柜,后天给调料瓶贴标签”,每个小步骤定个1小时的时间,做完就有成就感,也容易坚持。
3. 第三步:别做完就忘,靠“复盘”让能力越来越强
小张解决完报销问题后,没就此打住——她写了个“报销流程优化总结”,里面记了3件事:
- 做得好的:凭证模板和进度表很管用,同事反馈清晰;
- 没做好的:有两个老同事不习惯用线上签字,还是跑办公室找领导,后来单独教了他们怎么操作;
- 下次能改进的:如果以后公司人多了,可以加个“报销疑问群”,不用一个个打电话答疑。
就是这个“复盘习惯”,让她后来解决客户投诉问题时,比第一次更顺手——她先复盘了“之前优化报销的思路”,再套用在投诉问题上:先找投诉多的原因(比如售后响应慢、解决方案不明确),再拆成小步骤(定售后1小时内回复、做投诉解决方案模板),最后复盘优化。
你看,解决问题不是“一次性的事”,而是“越练越熟”的技能——每次做完都复盘,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你就比别人快一步,慢慢就成了“能解决麻烦的人”,老板自然愿意给你涨工资。
普通人怎么练? 每天花5分钟写“问题解决日记”:今天解决了什么小事?哪里没做好?下次怎么改?比如“今天解决了孩子不吃饭的问题(做了他爱吃的番茄炒蛋),但下次可以少放糖”,积少成多,能力就上来了。
可能有人会问:“我没什么学历,也能练这个能力吗?”当然能!
小区里开早餐店的王阿姨,以前总愁“客人等太久会走”,后来她观察发现,是“点单、做餐、打包”挤在一个窗口,于是她把窗口分成3个:一个点单付款,一个专门做包子粥,一个打包递餐,客人等餐时间少了,生意比以前好三成——这就是最实在的“问题解决能力”。
现在很多人总跟风学PS、学剪辑,可学完发现“会的人太多,根本赚不到钱”;但能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愁没机会:公司需要能理顺流程的人,商家需要能拉客源的人,家庭需要能协调矛盾的人——这种“能帮人解决麻烦”的能力,才是真正“无可替代”的,而且越用越值钱。
你最近有没有遇到“想解决却不知道怎么下手”的事?比如工作里的报表混乱、家里的收纳难题,或者想做点小生意却没思路?评论区说说你的麻烦,咱们一起聊聊怎么拆成小步骤,慢慢解决~
来源:欣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