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特产”,众所周知,就是某个地方特有或特别有名的产品。它们来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产品或加工产品,可以是直接采收的原料,也可以是经特殊工艺加工的制品,无论是原料还是制品,其品质与同类产品相比,应该是特优的或有特色的。
“土特产”富·杭向共富
❤ 杭州 ❤
今年以来,浙江农业圈出现了一个新词:“土特产富”。
“土特产”,众所周知,就是某个地方特有或特别有名的产品。它们来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产品或加工产品,可以是直接采收的原料,也可以是经特殊工艺加工的制品,无论是原料还是制品,其品质与同类产品相比,应该是特优的或有特色的。
比如在我们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走出国门的塘栖枇杷、秋日新鲜上市的临安山核桃、传统腌制的萧山萝卜干、“千年禅茶”径山茶、产自千岛湖的鲜美鱼干……
“土特产”加上了一个“富”字,那又是什么意思?
今年4月,浙江宣布启动实施“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工程,提出要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形成“产”的链条、提升“富”的成色。
“土特产富”,正是要把这些在独特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能够代表家乡味道的“金字招牌”,打造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土特产”如何变成“富产业”?当下,杭州正在全力打造“土特产富”全产业链。
立足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杭州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产业平台,聚焦农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全产业链,着力推进壮链、补链、优链、延链,不断提升“土特产”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今年4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浙江省第四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其中杭州产名优“土特产”有10个上榜:余杭甲鱼、钱塘白对虾、富阳鲜竹笋、临安高山蔬菜、临安天目小香薯、桐庐新合索面、桐庐阳山畈蜜桃、千岛湖枇杷、建德西红花、建德油茶。
以富阳鲜竹笋为例,富阳有竹林面积59万亩,位居全省第四,通过引进新品种实现错季出笋,并开发清汁罐头笋等衍生产品,已形成“基地(大户)+合作社+贩销队伍+加工龙头企业”的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竹笋产业链已然成形。目前,全区共有15家加工企业、350余家鲜笋生产主体,年鲜笋加工量6.3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11.8亿元。
在桐庐县,一颗蜜桃也成长为“共富果”。横村镇阳山畈村拥有逾150年的种桃历史。近年来,当地成立“蜜桃红”共富工坊,建立桃产业振兴基地,打造集现代种养、包装物流、综合服务、产品展销、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桃产业链条,还积极开发桃胶、桃花酒、桃蜜饯等特色产品,推动品种更新和农旅融合发展,持续激发产业潜力。
今年,西湖龙井、萧山蔬菜(萝卜干)、余杭径山茶、余杭鸬鸟蜜梨、临平塘栖枇杷、富阳笋竹、临安坚果、临安天目雷笋、临安高山蔬菜、钱塘奶牛、桐庐蜂产业、千岛湖茶、淳安淡水鱼、建德草莓14条全产业链被列入省级10亿元全产业链重点培育名单。
尤其是临安坚果,还被列为省级“土特产富”重点培育的百亿元以上产业链。
此外,聚焦各地“土特产”特色产品,杭州的抹茶、果莲、羊肚菌、鱼子酱、太秋甜柿、桑黄、金线莲、红螯螯虾等,入选了浙江省“土特产”新品名单。
摸清了家底,定下了目标,接下来,杭州围绕“土特产”开发利用,优生产、强科技、育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立足资源禀赋,形成“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的生产体系和“品、牌、村、企、链”经营体系,打出一套全链发展优质优价组合拳。
以“土”为基,杭州将加强品种保护利用,依托粮食、蔬菜、茶叶、竹产业、中药材、水果干果、畜牧业和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新建提升特色种质资源库(圃、场、区)。
聚焦“特”字,结合新的技术,集中打造一批高产高效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基地,推广绿色生态、节能宜机、集约高效的技术模式,从源头保障“土特产”的品质和特色。
拉长“产”的链条,杭州将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特色农产品品牌为骨干、农业企业品牌为支撑的农业品牌体系;同时,探索“数字产品+数字平台+数字营销”的营销方式,实施“村播成长计划”,培育“土特产”直播基地和主播。
在集群成链方面,市级层面,重点培育茶叶、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地方猪、蛋鸡、湖羊、中华鳖、竹笋等产业链,集群培育3条以上跨各区、县(市)农业全产业链;各区、县(市)将梳理资源、产业基础,更新产业链图谱,形成“一业一方案”。
构建“富”的机制,一方面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推广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务工薪金、政策资金“四金分配”模式,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为推动融合共富发展,杭州还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通过特色种养、特色加工、传统手工艺、乡愁美食等,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优势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内涵丰富、产村深度融合、带农增收效果显著”的产业特色村。
“做优做强‘土特产’,我们将以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为引领,加快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集群成链、业态类型丰富、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土特产’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土特产富’标志性成果。”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非遗加持,余杭径山茶变得不只好喝,更好玩;基于产品特质,塘栖枇杷做成了枇杷花茶、枇杷酒、枇杷蜜;聚势成链,临安坚果吸引国际坚果大会落户;还有建德草莓,经过千余名“草莓师傅”将致富经验传播到四面八方,种遍了全国……
随着“土特产富”全链条打造,杭州的“土特产”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特色产品,更成为承载地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接下来,我们将推出《土特产富·杭向共富》系列报道,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向大家展现“土特产”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挖掘背后故事和创新实践。
“土特产富”线上分享交流活动
正式开启
诚邀您晒出
心目中的杭州美味
活动参与方式
②或者进入“杭州农业农村”公众号菜单栏,点击“互动活动”-“土特产富”,注册成功后,进入分享展示页面。
另外,还有福利别错过!
福利一:我们将从参与“土特产富”分享活动的用户中随机抽取5人,送上杭州土特产一份(需线下领取)。
来源:胖姑娘品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