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穿着不适合自己的高跟鞋追赶他人的脚步,把别人的赞美当烛火,风一吹就灭;模仿热门的生活方式填充日子,夜里卸下伪装时,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就像捧着一盏没有灯芯的灯笼,总在期待别人为你点亮。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穿着不适合自己的高跟鞋追赶他人的脚步,把别人的赞美当烛火,风一吹就灭;模仿热门的生活方式填充日子,夜里卸下伪装时,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就像捧着一盏没有灯芯的灯笼,总在期待别人为你点亮。
可其实,我们不必这样。做自己的太阳,从不是拒绝世间的温暖,而是不再把别人的光芒当作唯一的方向;无需借谁的光,也不是要活成孤僻的孤岛,而是学会在自己的心里种一颗恒星,让每一寸光亮都源于热爱与坚持。
记得朋友小夏曾是典型的“借光者”。职场上,她总等着同事先发表观点才敢附和;生活里,闺蜜说哪种风格好看,她就立刻清空衣柜重新购置。直到一次项目汇报,她误打误撞用了自己擅长的手绘图表,反而让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领导说“这才是我没见过的视角”。那天她忽然明白,原来自己身上就有光——不是刻意模仿的精致,而是藏在独特视角里的鲜活;不是依附他人的认可,而是专注做事时的笃定。就像向日葵不必羡慕玫瑰的芬芳,它朝着太阳生长的模样,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生活难免有阴云密布的时刻:可能是努力很久的事情突然落空,可能是身边的人渐渐走远,可能是深夜里翻遍通讯录,却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这时候有人会想,要是能借一点别人的光就好了。可偏偏,最黑的路只能自己走,最冷的夜只能自己熬。就像登山时遇到浓雾,手电筒的光只能照见脚下的石阶,你一步一步往前走,不是因为看到了山顶,而是知道只要不停下,就能走出迷雾。那些你独自整理简历的清晨,那些你擦干眼泪继续工作的瞬间,那些你在公园里跑完最后一圈的黄昏——其实都是你在为自己发光。这光或许微弱,却足够照亮眼前的路;这光或许平凡,却比任何借来的光都更温暖可靠。
有人说,“做自己的太阳”太难了,我没有那么耀眼的光芒。可其实,太阳不必永远高悬天际,它也有清晨的温柔、午后的热烈、黄昏的浪漫。你不必成为万众瞩目的人,只要能照亮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模样:或许是认真做好每一份报表的踏实,或许是给家人做一顿晚饭的温暖,或许是坚持写日记、练瑜伽的自律。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就像星星点点的火苗,慢慢汇聚成属于你的光。就像路边的路灯,它不必和月亮比亮,只要能为晚归的人照亮一段路,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我们终究要明白,借来的光再亮,也会有熄灭的一天;依附他人的温暖,也会有失去的风险。只有自己心里的光,才能永远为你亮着。从今天起,试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那些你以为的缺点,或许正是你的独特之处;试着相信自己的力量——那些你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其实走过去就是成长;试着为自己鼓掌——哪怕只是完成了一件小事,也值得被肯定。
做自己的太阳吧,不必借谁的光。当你开始朝着自己的方向生长,当你让心里的光慢慢亮起来,你会发现:原来你不需要追逐别人的影子,因为你本身就可以成为一道风景;原来你不需要期待别人的照亮,因为你自己就足以温暖整个世界。
来源:一品姑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