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了个冷门角色,观众却哭着追剧,名字背后藏着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07:31 1

摘要:于和伟最近火了,不是因为新剧爆了,也不是热搜刷屏,是人民日报在四十八小时内四次提到他,这事儿有点不寻常,平时剧播完,官媒顶多发篇通稿,可这次不一样,他们把“于和伟”和“吴石”这两个名字搁一块儿发,一个演员,一个历史人物,中间隔了七十多年,观众一开始没反应过来,

于和伟最近火了,不是因为新剧爆了,也不是热搜刷屏,是人民日报在四十八小时内四次提到他,这事儿有点不寻常,平时剧播完,官媒顶多发篇通稿,可这次不一样,他们把“于和伟”和“吴石”这两个名字搁一块儿发,一个演员,一个历史人物,中间隔了七十多年,观众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才明白,原来那部叫《沉默的荣耀》的剧,讲的是个被人忘了太久的人。

吴石是谁呢,1950年6月在台湾被处决,直到1991年,他女儿才从台北把他的骨灰带回来,2025年10月17日,剧快演完前,于和伟带着剧组去北京福田公墓献了花,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墓园,墓碑上刻着吴石和他妻子王碧奎的名字,王碧奎2015年走了,子女就把父母合葬在一起,这事没人安排,是家里自己办的,现在有人专门跑福州去看吴石的旧居,也有人跑去北京西山无名烈士纪念园拍照,剧里没提这些地方,可观众自己找过去了。

于和伟这次没按老办法演,他没靠化妆换模样,也没靠台词喊得响,他翻吴石当年的电报、档案,连台湾那边的老资料都翻了一遍,他说吴石不是不爱说话,是把话全憋在心里,拍戏时他连剪辑都亲自盯,半夜还在改镜头,有场戏他临时加了首词,叫《团圆》,里头写“月亮好美,妈妈在唱歌”,听着像孩子随口哼的,结果音乐人一听,直接拿去配了曲,词没出处,可不少人说,这比正史还戳心,网上有人剪成清明追思的视频,B站播放量破了千万,弹幕里全是“我们记得名字,他们记得回家的路”

剧里有个场景,吴石一个人走在热闹的游神街上,历史上没这事儿,纯是编的,可看完的人都说,那画面真像真发生的,人越多,他越显得一个人,这种反差,反而让人记住了他,整部剧八成五的内容都有史料撑着,可不少人以为全是真的,其实大伙儿对隐蔽战线的事知道得不多,剧一播,反倒把这片空白给填上了。

于和伟以前演过陈独秀,也演过大史,一个是爱说话的知识分子,一个是粗人,吴石不一样,他不声不响,不喊口号,也不掉眼泪,于和伟说他不是在演角色,是在替这个人活一回,他不用改发型,也不用贴胡子,就靠眼神和走路的样儿,就能让观众忘了他是于和伟,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就是把自己放进去,别老想着我是在演,观众看完剧,记不住演员长啥样,只记得那个不说话的人。

现在网上还有人聊《团圆》这首歌,有人说它不该出现在历史剧里,太煽情了,可也有人说,正是这种没使劲儿的情绪,才让那些旧事有了人味儿,剧播完快一个月了,还是有人去吴石墓前放花,不是谁安排的,是自己去的,有人带着孩子去,说得让他们知道,有些名字,不能就这么没了,于和伟没再接受采访,也没发微博,他像是干完了活儿,就悄悄退到后头去了。

来源:老梁生活小窍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