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厂门口堆着成片死猪,有的都发臭了,太吓人!”10月26日,广东罗定网友爆料的视频引发全网揪心——素龙街道一家肉联食品公司门口,大量死猪露天堆放,延伸至厂区内部,运输车上还装载着未处理的死猪,疑似即将加工流入市场 。短短一天内,这场食品安全危机迎来紧急处置
“食品厂门口堆着成片死猪,有的都发臭了,太吓人!”10月26日,广东罗定网友爆料的视频引发全网揪心——素龙街道一家肉联食品公司门口,大量死猪露天堆放,延伸至厂区内部,运输车上还装载着未处理的死猪,疑似即将加工流入市场 。短短一天内,这场食品安全危机迎来紧急处置,涉事老板及同伙被抓,当地官方深夜通报回应公众关切。
从网友曝光的画面可见,涉事的罗定市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门口,死猪未经任何防护措施随意堆放,周边环境未见消毒处理痕迹。有细心网友查询企业信息发现,该公司经营范围明确包含“加工收购冷冻畜禽肉、销售肉制品”,这让公众对死猪的最终去向充满担忧。
10月27日,罗定市农业农村局的通报揭开了事件细节:26日接群众举报后,多部门立即赶赴现场核查,确认现场堆放的200多头死猪存在非法处置嫌疑。令人稍感安心的是,经全面溯源追踪,确认该批死猪尚未流入市场,已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场消杀工作同步完成。目前,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7名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深度侦办中。
公众的强烈愤慨并非没有依据,病死猪肉背后的健康威胁早已被科学证实。研究表明,病死禽畜的死亡本质是免疫系统被病原体攻陷,其体内可能携带大量致病菌,接触或食用未经检疫的病死猪是人类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途径,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更令人警惕的是,这类问题肉品还可能成为传染病传播的“跳板”。全球超过60%的人类传染病来源于动物,而病死禽畜正是已知病原体的“培养皿” 。此前广西贵港曾查处一起类似案件,某食品公司将病死猪添加硼砂处理后销往餐饮店,查获的病死猪肉及其制品达7.2吨,货值超600万元,最终16名涉案人员被追究刑责 。
涉事企业的行为绝非“违规”那么简单,而是触碰了法律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经营病死、死因不明的畜禽肉类,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将处十五倍以上三十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许可证并拘留直接责任人 。
若涉案行为构成犯罪,刑罚力度更重。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足以造成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即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处无期徒刑。最高法、最高检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只要生产经营病死、死因不明的肉类,就属于“足以造成严重食源性疾病”的情形,必须依法追责。黑龙江鹤岗此前查处的6300斤未经检疫猪肉案中,虽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当事人仍被没收肉品并罚款10万元 。
此次事件中,群众举报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而多部门快速响应也体现了监管力度。当地已启动溯源追踪,将彻查死猪来源及流通链条,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这也印证了食品安全治理中“社会共治”的重要性——2024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特别警示“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正是呼吁公众参与监督 。
针对普通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给出明确建议:购买猪肉时务必查看“两章一证”(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印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发现来源不明、色泽异常的肉品及时拨打12315举报。若不慎购买问题肉品,需保留购物凭证,以便维权追责 。
从广东罗定的紧急处置到各地的典型案例,不难看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从未松懈。但守住餐桌安全,既需要执法部门的“铁拳”出击,也离不开企业守住底线、公众主动监督。毕竟,任何漠视生命健康的逐利行为,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来源:海哥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