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人争宠,她避让;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一身素衣;别人抢着在皇帝面前表现,她永远站在角落里,低着头,规规矩矩。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年宫中传来一句话,没人敢接,也没人敢问。
“我不会让她活着走出这宫门。”
说这话的是阴皇后。
当时她身边一个婢女低着头,手指吓得止不住发抖。
可她还是找了机会,把这句话传了出去。
传给了那个被盯上的人——邓绥。
这事儿还得往前说。
邓绥进宫那年才十五岁。
她不是最受宠的,也不是最有权势的。
但很快,所有人都注意到她了。
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说。
别人争宠,她避让;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她一身素衣;别人抢着在皇帝面前表现,她永远站在角落里,低着头,规规矩矩。
有人看不懂,说她装。
可有眼力见儿的知道,这姑娘心里有数。
当时,是汉和帝在位。
朝中局势说不上稳定,皇帝多病,后宫不宁。
邓家是名门望族,邓绥又是阴皇后的亲侄女。
可这点亲戚关系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成了她的麻烦。
阴皇后不是省油的灯。
她早就看出邓绥在宫里越来越受注意,尤其是皇帝那边,眼神越来越不一样。
她怕了。
怕这个看起来老实又沉得住气的侄女,哪天真成了皇后。
所以,那句狠话不是玩笑。
邓绥听到风声后没声张,也没反抗。
她只是让人带话给阴家,说自己愿意“以死谢族”。
她是真打算喝毒酒了。
那时候她才十七岁。
结果出人意料。
一个叫赵玉的大臣赶来,一把夺下酒杯,把她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那年之后,邓绥活得更小心了。
她懂了,在宫里光靠聪明还不行,要活,就得会忍。
时间一晃到了公元102年,汉和帝病重。
阴皇后因为巫蛊之事被揭发,彻底失了势。
皇后之位空了下来。
后宫里风声鹤唳,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谁会是新的“六宫之主”。
结果是邓绥。
她推了几次,推不掉。
最后只能接受。
登上皇后之位时,她二十二岁。
再往后的事,就不是后宫斗争那么简单了。
三年后,汉和帝去世。
皇子刘胜早逝,年仅百日的刘隆被立为帝。
这时候,真正的权力,落在了太后邓绥手上。
她二十五岁,临朝称制。
摄政的头几年并不好过。
国家财政紧张,边疆战事不断,西域那边也不太安稳。
她一上手就开始整顿:减轻税负、节省开支、任用能臣。
有一年,西域局势紧张,凉州几次传来急报。
邓绥亲自召见班勇,那是西域都护班超的儿子。
她听完对策后点了点头,说:“西线,交给你。”
那年之后,西域安静了好几年。
她也不是没遇到过权臣挟政的麻烦。
邓氏一族势力渐长,朝中不少人开始私下议论。
她知道,不能让人觉得“外戚专政”四个字贴在自己额头上。
于是她开始一步步削弱家族的影响,安排邓骘等人退职,换上中立大臣。
可惜,她在的时候压得住。
她一走,一切又回到了老样子。
邓绥去世时,年仅四十一岁。
摄政十六年,没有称帝,没有立私庙,没有改元。
她留下的,只有一份简单的遗诏和一段沉默的历史。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把“女主专政”这四个字说得那么平静。
参考资料: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王仲荦,《汉魏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3年
张传玺,《中国历代后妃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李开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来源:优雅体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