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早有读者发这张图,配文带着急脾气:“‘焊死’是不是真拿住不卖?我之前的半导体亏了10%,焊死会不会越套越深?”——其实“焊死”不是跟行情硬扛,是攥住“长期逻辑没破、业绩在兑现”的标的。而半导体、CPO、存储芯片这三个方向,刚好踩中“国产替代+算力刚需+周期反
今早有读者发这张图,配文带着急脾气:“‘焊死’是不是真拿住不卖?我之前的半导体亏了10%,焊死会不会越套越深?”——其实“焊死”不是跟行情硬扛,是攥住“长期逻辑没破、业绩在兑现”的标的。而半导体、CPO、存储芯片这三个方向,刚好踩中“国产替代+算力刚需+周期反转”的三重红利,这才是“焊死”的真底气。
1 这三个方向,凭什么能“焊死”?
“焊死”的核心是“逻辑硬、业绩实”,这三个赛道的支撑,不是情绪炒作。
1.1 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必答题”,进度条在加速
半导体的“焊死”逻辑,是“国产替代绕不开”。2025年Q3数据显示: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达28%(2023年仅15%),某刻蚀机龙头市占率国内第一,拿到中芯国际12亿元订单,Q3净利润同比增35%;某光刻胶企业的193nm产品实现批量供应,打破海外垄断,Q3营收同比增42%。
政策端的推力更直接:大基金三期Q3完成对某半导体材料企业的15亿元投资,重点支持12英寸硅片产能;《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目录》明确,2026年28nm以下设备国产化率目标达35%。
国产替代不是“故事”,是正在落地的产业变革——只要国内晶圆厂还在扩产、高端芯片还在突破,半导体的“底”就会越来越厚,这是“必须做、能做成”的赛道。
1.2 CPO:AI算力的“刚需血管”,需求没天花板
CPO(光电共封装)是AI大模型的“算力通道”——AI服务器算力每提升1倍,CPO的带宽需求就得翻2倍。2025年Q3,全球800G光模块(CPO核心部件)出货量同比增55%,某CPO龙头的800G订单排期到2026年Q1,Q3营收同比增48%。
需求端的增量更明确:国内某国家级算力枢纽二期工程,需要12万只800G光模块,直接给某龙头带来30亿元订单;海外某AI大厂Q4算力采购中,CPO占比从20%提至40%。
CPO的逻辑不是“炒概念”,是AI发展的“刚需”——只要大模型还在训练、算力还在扩容,CPO的需求就会持续涨,这是“成长无天花板”的赛道。
1.3 存储芯片:周期反转+AI加持,业绩在“爆赚”
存储芯片的“焊死”,是“周期底部反转+AI需求扩容”的双逻辑。2025年Q3,DRAM价格同比涨22%(从2024Q4的1.2美元/GB升至1.8美元/GB),NAND价格涨18%;某存储龙头Q3净利润同比增120%(2024Q3还是亏损)。
AI是“额外buff”:AI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某存储企业的AI专用存储芯片,Q3出货量同比增85%,毛利率从15%升至28%。
存储芯片的周期是“2-3年一轮”,现在刚从底部启动,后续随着AI服务器放量,价格和业绩还能再冲——这是“周期+成长”的双保险,比单纯周期股更稳。
2 “焊死”不是瞎拿:攥对标的,避开伪概念
“焊死”的前提是“选对股”,乱拿蹭概念的标的,只会越套越深。
2.1 要攥紧的三类核心标的
①半导体:设备/材料龙头——某刻蚀机龙头(国内市占率第一,订单超百亿)、某光刻胶龙头(193nm批量供应),有技术、有订单,是国产替代主力;
②CPO:光模块/光芯片龙头——某800G光模块龙头(全球市占率20%,订单排期到2026年)、某光芯片龙头(自主研发25G光芯片,成本降30%);
③存储芯片:国产龙头——某NAND龙头(128层3D NAND量产)、某DRAM龙头(LPDDR5供AI服务器)。
2.2 要避开的两类“伪标的”
①蹭概念的小市值股:某电子元件企业,宣称“布局CPO”,但研发投入仅2%,无光模块专利,Q3仍亏损,涨势全靠情绪;
②无产能的“PPT企业”:某存储企业,称“要做128层NAND”,但产线还在规划,连厂房都没建,纯炒预期。
3 “焊死”的正确姿势:不是全仓死扛,是聪明布局
“焊死”不是跟市场赌气,是用仓位和节奏控制风险。
3.1 仓位:分仓布局,不梭哈
把这三个方向的仓位控制在家庭可投资资产的20%-30%(比如半导体10%、CPO8%、存储7%),剩下的配消费、银行等稳增长板块,避免波动时心态崩盘。
3.2 节奏:逢低加仓,不追高
某半导体龙头回调5%时加仓,某CPO龙头跌穿20日均线时布局——这三个是长期赛道,回调是机会,不是风险,别追“日内涨超5%”的高点。
3.3 持有:看逻辑,不看短期涨跌
只要国产替代在推进、AI算力在增长、存储周期在向上,就别因短期跌10%割肉。某存储龙头2024Q4跌了15%,现在涨了40%,焊死拿住的人都吃到了红利。
投资里的“焊死”,不是跟行情硬扛,是对长期逻辑的信任——就像种一棵树,你得等它扎根、长枝,不能刚发芽就挖出来看。半导体、CPO、存储芯片是产业变革里的“树苗”,现在攥住它们,不是赌明天涨多少,是赚未来3-5年产业成长的钱。
真正的收益从来不是追涨杀跌来的,是熬出来的。耐心点,那些看似“焊死”的等待,终会变成稳稳的收益。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此文章不构成任何建议,只有交流讨论
来源:清心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