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号A股咋走?大方向是震荡往上,机构早盯着硬科技使劲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04:00 1

摘要:10月27号A股收盘刚过,不少投资者就刷起了行情软件琢磨:连着涨了几天,明天市场还能接着走吗?其实不用纠结,从最新盘面信号、资金动向和机构观点来看,短期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向上的节奏,而硬科技板块早已成了机构扎堆布局的核心方向,这背后的逻辑藏着实实在在的机会。

10月27号A股收盘刚过,不少投资者就刷起了行情软件琢磨:连着涨了几天,明天市场还能接着走吗?其实不用纠结,从最新盘面信号、资金动向和机构观点来看,短期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向上的节奏,而硬科技板块早已成了机构扎堆布局的核心方向,这背后的逻辑藏着实实在在的机会。

10月27号,上证指数在3950点附近稳稳站牢,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更是逆势收涨,其中创业板指涨幅达到0.87%。更关键的是成交量,两市成交额始终维持在1.8万亿元以上,这个量级意味着市场资金活跃度没降,不缺推动行情的“燃料”。

刚收尾的三季报更是给硬科技板块添足了底气。半导体领域堪称“业绩爆发大户”,17家半导体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中值超过300%,有企业单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甚至突破21倍。AI产业链也不逊色,光模块、算力芯片相关企业三季度订单普遍排到了明年一季度,多家公司毛利率提升超5个百分点。业绩实打实的增长,正是行情能持续的核心支撑,毕竟资金从来不会对盈利确定性强的板块视而不见。

再看资金的“投票结果”,硬科技已经成了资金抢筹的重点。北向资金最近动作格外明确,三季度对科创板股票的持股量增幅达到15.86%,创业板加仓幅度也有8.76%,这些加仓方向几乎全集中在半导体、AI算力等硬科技领域。机构资金更不用说,十大券商最新策略里有八家明确将硬科技列为四季度首选,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更是直接表态“科技成长引领四季度行情”。

10月24号的盘面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存储芯片、商业航天等科技概念集体爆发,普冉股份20%涨停,通易航天30%涨停,背后全是资金抢筹的痕迹。还有数据显示,三季度公募基金对国产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等板块的配置比例提升了3.2个百分点,有的基金甚至连续8个季度高仓位布局,足见对硬科技长期趋势的认可。

机构之所以认准硬科技,根本在于“政策+产业+资金”的三重风口已经完全打开。政策层面,“十五五”相关规划明确要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还释放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信号,给硬科技板块吃下了长期定心丸。近期央行开展的9000亿元MLF操作,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10月累计流动性净投放达6000亿元,这些“活水”也在间接支撑科技产业发展。

产业端的复苏节奏更是肉眼可见。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明确反转,台积电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NVIDIA净利润暴增1259%,核心驱动力就是AI需求带来的算力爆发。国内市场同样跟上了节奏,半导体销售额已连续九个月双位数增长,今年一到八月合计达到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78%,为全球半导体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政策托底加上产业景气度回升,硬科技的成长逻辑特别扎实。

不过说“震荡向上”,就意味着不会一路直线涨,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一方面,前期部分科技股已经积累了不小涨幅,比如存储芯片板块近一个月涨超40%,有些短期资金可能会趁机“落袋为安”,导致板块出现回调;另一方面,4000点整数关口附近本来就有不少套牢盘,突破前难免会有反复拉锯。

但这些波动不用过度担心。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足,央行持续释放的流动性让资金面保持宽松,加上业绩和政策的双重支撑,大跌的风险很小。华西证券就明确指出,A股“慢牛”行情仍在延续,震荡反而给了逢低关注的机会,这也是多数机构的共识。

对于10月28号的操作,与其盯着指数猜涨跌,不如聚焦硬科技的三个细分方向,这也是机构普遍认可的布局重点。

第一个是半导体全产业链,尤其是设备材料和存储芯片。半导体行业周期反转已经确立,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将增长17%,而国内国产化率提升正给相关企业带来增量空间。三季报显示,不少半导体设备公司净利润翻倍增长,存储芯片企业也跟着行业复苏实现扭亏为盈,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才刚刚开始。

第二个是AI算力产业链。AI对算力的需求还在爆发,NVIDIA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9%,国内智算中心项目也在陆续推进,国产算力芯片进入关键验证期。从算力芯片到光模块、服务器,整个产业链的需求都在提升,那些有技术突破、能承接订单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兴业策略就特别提到,要重视全球景气共振的算力产业链和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链。

第三个是政策催化的新兴赛道,比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这些领域刚被政策点名重点布局,10月27号《新闻联播》还提到广东力挺低空经济,培育企业上市,广州、深圳将开通低空客运航线,相关设备制造商迎来发展窗口。虽然部分公司还在业绩兑现期,但行业长期增长空间大,机构已经开始提前布局,适合长期跟踪。

最后必须提醒,投资硬科技要避开“追高踩坑”的误区,不用盲目跟风热点。重点看三个核心指标:一是业绩增长是否来自主营业务,比如半导体公司靠芯片销量提升赚钱,就比靠补贴增长更靠谱;二是有没有核心技术壁垒,在国产化替代中能否占据稳定份额;三是估值是否合理,要是涨幅已经远超业绩增速,就得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其实现在的市场逻辑很清晰:震荡向上是大趋势,硬科技是主线方向。政策给了成长空间,产业给了盈利底气,资金给了推动动力,这三个条件凑在一起,板块的机会自然比其他领域更明确。10月28号要是遇到市场震荡,不用慌也不用乱操作,盯着那些业绩扎实、踩中风口的硬科技标的,耐心布局比追涨杀跌更管用。

市场从来都是“行稳才能致远”,与其天天纠结指数的涨跌,不如沉下心看懂产业的趋势。硬科技的崛起不是短期炒作,而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跟着这个大方向走,才能在市场里走得更稳。毕竟,机构用真金白银投票的方向,往往藏着最实在的机会。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小敏有话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