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80后郑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贾鹏和00后志愿者陈亚州同日在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两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希望,成为郑州市第553、554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天,80后郑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贾鹏和00后志愿者陈亚州同日在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两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希望,成为郑州市第553、554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郑州市属媒体首例 记者贾鹏的生命接力
01
郑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贾鹏长期坚守新闻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媒体人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郑州市属媒体中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0年2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贾鹏在完成采访后,体验了人生第一次献血。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时,他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登记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
2014年,他采访了一位捐献者,对方坚定要救人的行为在贾鹏心中埋下了期待的种子:自己是否也能幸运地帮助到一位患者?
这份期待在今年终于有了回响。10月15日,当接到红十字会通知配型成功的消息时,贾鹏既意外又激动。更让他揪心的是,这次捐献是一份“加急单”,这意味着患者病情危急。面对“时间就是生命”的紧迫,当被问及“从配型成功到捐献,可能只有十几天,您方便吗?”时,他脱口而出:“方便!”对他来说,这是一件不做一定会后悔的事。
单位领导、同事和家人得知情况后,也给予了全力支持。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贾鹏以最快速度进行捐献前的各项准备,仅用12天时间就完成了捐献。
从记录者到亲历者,在贾鹏看来,这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采访报道,他不仅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打破他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误区,也完成了一场爱与生命的传承。记者节即将到来,能够在节前完成这样一件事,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是难能可贵的经历,我会永远珍藏在心里。”
“就想尽我所能帮助他人”00后青年的生命承诺
02
00后小伙陈亚州在外派郑州工作期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这位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定捐献。“能配型成功就是让对方看到了希望,咋能让别人失望呢?”
上大学期间,在郑州如意湖献血屋献血时,他偶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当场选择了入库登记,用行动诠释了年轻一代的社会担当。
单位也特别支持他的做法,专门派同事从上海到郑州配合他,这也让陈亚州更加坚定。打动员剂期间他的身体有些不适,腰部酸痛,但他都坚持了下来。他希望患者接受治疗后能够早日康复,享受生活的美好。
记者:王妍斐
实习生:余佳凝
编辑: 张杭
统筹:岳翔、李昌虎
来源:请问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