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真有点意思,一个美国小伙子,就因为在自家后院搭了个种菜的大棚,跟着咱们中国网友学了几手,竟然直接就在国外的网上火出圈了!本来是咱们司空见惯的小事,结果把一群老外看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张得老大,直呼这是什么“东方巫术”?
这事儿真有点意思,一个美国小伙子,就因为在自家后院搭了个种菜的大棚,跟着咱们中国网友学了几手,竟然直接就在国外的网上火出圈了!本来是咱们司空见惯的小事,结果把一群老外看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张得老大,直呼这是什么“东方巫术”?
美国小伙也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好玩,把自己跟着学的每一步都拍了下来。
怎么翻土,怎么育苗,怎么搭架子,怎么浇水。
结果呢?
西红柿、生菜、辣椒,长得那叫一个水灵,一茬接一茬地收。
他自己高兴坏了,天天在网上晒。
可没想到,屏幕那头看热闹的外国人,比他还激动。
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更多的是压根儿看不懂。
“这简直就是开挂,作弊!”
不少外国人留言,说这太不真实了,自己家的院子长了十几年的草,平时也就是烧烤、晒太阳,从来没想过地里还能长出这么多好吃的。
还有人说,看他直播,那头的中国网友简直就像是老师傅带徒弟,耐心得不得了。
两个小时,从怎么防虫,到怎么看天,教得明明白白。
这哪是网友啊?这简直就是农业大学的线上教授!
有个评论说得特别逗:“我严重怀疑他有中国血统,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天生就点满了种田这个技能点?”
这话说得,咱们自己人听了都想笑。
种菜?
这不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本事吗?
在中国,你但凡有块巴掌大的空地,你看你爹妈爷奶,甚至你自己,闲不闲得住?
农村大院子,那是基本操作。
城里没地方?阳台上的泡沫箱子、楼顶上的大水缸、小区里偷偷开垦的小角落……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种点小葱,随时掐一把下面条。
来几棵辣椒,炒菜的时候就不愁没颜色。
这在我们看来,是生活,是习惯,是理所当然。
可这事儿,到咱自个儿网友眼里,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
咱们没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神技”。
更多的是调侃和一种“过来人”的淡定。
有人开玩笑说:“完了完了,这要是让美国人都学会了咱们这手艺,他们超市里的菜还卖给谁去?那些食品工厂不得急眼了?”
这话糙理不糙啊。
你想想,要是家家户户都能自给自足,那些靠卖包装食品、脱水蔬菜的大公司,他们的货不就得堆在仓库里发霉?
这可不是开玩笑,这动的是人家的饭碗!
就有懂行的人说了,这事儿在美国,真不是你想种就能种的。
很多社区有规定,你家前院只能种草种花,搞景观设计,那是给别人看的“面子”。
你要是敢挖了草坪,搭起菜畦,种上一片大蒜韭菜……
小区的“管理委员会”能一天给你发八封警告信,罚款罚到你怀疑人生。
他们觉得这样“不美观”,影响整个社区的房价。
那个美国小伙能在后院搞这么大一个棚子,要么是他家住得偏,要么就是他们那儿规矩松。
要是在那种管得严的地方,他早就被邻居给举报了。
这一下就看出来差别了。
咱们是觉得,自己的地,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能吃最实在。
他们是,我的地,也得符合大家的“规矩”,得好看。
这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法。
一种,是啥都靠买,靠工业化,靠现成的。
超市里什么都有,干干净净,包装精美,你只要掏钱就行。
另一种,是靠自己动手,靠经验,靠老天爷赏饭吃。
虽然辛苦点,看着也没那么“高级”,但从土里刨出来的东西,那股子新鲜劲儿,那份踏实感,是超市里永远买不到的。
这个美国小伙,无意中就给无数外国人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这才发现,哦,原来生活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原来院子不光能看,还能吃!
这事儿深了说,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碰撞。
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对土地的亲近感。
这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留下来的烙印。
老一辈人常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为什么要种菜?为什么要“惜物”?
那是因为真的过过苦日子,真的饿过肚子。
他们知道,什么都没有自己地里长出来的东西靠谱。
这种智慧,是刻在基因里的,是从苦难里开出来的花。
从以前没东西吃,在垃圾堆里捡个破瓦盆都要种上两根葱。
到现在生活好了,在网上买营养土、自动浇水器,把阳台打理得像个小花园。
本质上,那种“不浪费一寸土地”的精神,一直没变。
当外国人看到我们这种“基操”,才会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是“巫术”。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对种地这件事有这么大的热情和天赋。
其实哪有什么天赋。
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练出来的。
就像他们不理解,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存钱,不喜欢借贷消费。
都是一样的道理。
环境不一样,活法就不一样。
现在好了,这个美国小伙一把火,把咱们的“种菜天赋”给点亮了。
网上甚至有人开始认真讨论,说这是咱们中国最牛的“文化输出”。
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片管用多了。
一个菜棚子,比一百个孔子学院还有冲击力!
因为这太实在了,太有用了,是真正能改变别人生活的东西。
已经有外国网友在下面求教程了,还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就是一本“农业秘籍”?
“春分种啥,秋分收啥,是不是比天气预报还准?”
看到这些评论,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不就是常识吗?
那么问题来了。
这件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往好了说,这让全世界看到了咱们老百姓的勤劳和智慧,是一种接地气的文化交流,没准还能带动一波“全球家庭菜园”的新潮流。
让更多人体验到自给自足的快乐,少吃点工业食品。
往“坏”了想,就像网友担心的那样。
这会不会冲击到别人固有的商业模式?
一种不依赖消费、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在那个一切都用钱来衡量的社会里,会不会被视作一种“异类”甚至“威胁”?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动手也能丰衣足食之后,那些资本家们,会不会开始想办法,用新的“规则”来限制这种行为?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它就像在我们平静的生活里,扔进了一块小石子。
看着不起眼,但荡开的涟漪,却可能飘得很远很远。
你觉得呢?
如果给你一块地,你是选择种上整整齐齐的草坪,还是把它开垦出来,种上黄瓜、豆角和西红柿?
这两种选择,可能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来源:差不多先生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