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要从 2025 年 10 月 25 日那天说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 TruthSocial 上发帖,一句话敲定了对加拿大的贸易重拳:加征 10% 关税,同时暂停两国正在推进的贸易谈判。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你可能没料到,一场花了 7500 万加元的广告,居然让美国对加拿大动了真格 ——10% 的关税说加就加,谈了大半年的贸易谈判也直接暂停。
更值得中国企业留意的是,这场看似 “美加之间的口角”,为啥会隐隐牵动咱们的供应链,难道真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后续会波及中国?
事情要从 2025 年 10 月 25 日那天说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 TruthSocial 上发帖,一句话敲定了对加拿大的贸易重拳:加征 10% 关税,同时暂停两国正在推进的贸易谈判。
消息一出,不仅北美商界炸了锅,连不少关注国际贸易的人都有点懵 —— 前阵子还在 “边谈边磨合” 的美加,怎么突然闹到加关税的地步?
答案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则广告里,为了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安大略省砸了 7500 万加元(约合 3.57 亿元人民币)搞了个宣传活动,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引用了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言论,想借 “美国前总统的态度” 来佐证特朗普政策的不合理。
要是这广告只在加拿大本土播也就罢了,可它偏偏选在了 “世界职业棒球大赛” 第一场期间亮相 —— 要知道,这可是美国年度关注度 TOP3 的体育赛事,那场比赛吸引了超 2000 万观众,等于把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批评,直接摆到了全美民众面前。
可这场广告带来的麻烦,远不止 “批评” 这么简单 —— 特朗普的反应比所有人预想的都激烈,他在公开表态里反复强调,这则广告 “完全歪曲了里根对关税的真实看法”,而关税本身是他经济政策里的 “核心支柱”,容不得这样 “抹黑”。
哪怕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很快松口,说计划在本周末结束后撤下广告,特朗普的不满也没消。
在他看来,“事后撤下” 更像敷衍 —— 毕竟广告已经完成了最大范围的传播,这种 “迟到的妥协” 根本算不上诚恳,他甚至在帖文里直接炮轰:“里根当年是为了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征关税,加拿大却造谣他不支持!广告该马上撤,他们明知是假的,还让它在世界系列赛播,这就是欺诈!”
不过,熟悉白宫运作的人都清楚,单靠一则广告,未必能让特朗普如此强硬 —— 真正的原因,藏在早就不顺的贸易谈判里。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无意间透了底:“其实跟加拿大的贸易谈判,这半年来一直不融洽,进展慢得让人着急,总统早就对此感到失望了。”
这话一点不意外,了解美加谈判的人都知道,双方过去几个月在乳制品关税、汽车零部件原产地规则上一直卡壳,特朗普之前就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抱怨 “加拿大不肯让步”,说白了,这则广告不过是压垮谈判的 “最后一根稻草”,让特朗普找到了 “暂停谈判的理由”。
眼看美加关系要僵住,有人开始主动斡旋,这个人就是马克・卡尼。曾担任过加拿大央行行长的卡尼,一直以 “美加关系调和者” 著称,特鲁多担任加拿大总理时,他就多次帮两国化解过贸易摩擦。
这次为了不让局势恶化,他一边急着给安大略省省长福特打电话,催着赶紧撤广告 “灭火”,一边又频繁跟白宫团队沟通,想把暂停的谈判拉回正轨。
卡尼在 10 月 25 日的讲话里也放低了姿态,表示愿意在之前没谈拢的节点上 “重新对接”,显然是想给双方找个台阶下。
加拿大官方这边,也不想把矛盾闹大。加拿大 - 美国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很快发了声明,明确表示加拿大 “还准备在之前建设性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合作”。
他特意强调,“我们始终盯着一个目标:让美加两国的工人和家庭都能受益”,还点出 “联邦政府会直接跟美国沟通”—— 这话其实是在划清责任,暗示之前的广告是安大略省的 “地方行为”,不代表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态度,想避免美国把怒火转移到整体贸易合作上。
毕竟美加每年的贸易额超 6000 亿美元,真闹僵了,加拿大的农产品、能源出口都会受重创,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
看到这儿,可能有中国读者会问:美加吵架,跟咱们有啥关系?还真别觉得是 “别人家的事”,这场摩擦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藏在供应链和政策逻辑两个层面。
中国是北美汽车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 加拿大向美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里,有 15% 左右依赖中国的上游材料,比如电子元件、塑料配件等。
一旦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很可能会减少对中国材料的采购,甚至找其他国家替代,这就会直接影响国内相关厂商的订单,尤其是那些主要做北美市场的中小企业,压力会更大。
再看政策逻辑,特朗普这次的操作更值得警惕 —— 他用 “广告争议” 这种非贸易议题,发起了贸易制裁,这种 “借题发挥” 的模式,要是用到未来的对华贸易上,风险可不小。
比如以后中美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问题上有分歧,美方会不会找类似 “某企业合规问题”“某地方政策争议” 这样的由头,突然加征关税?
虽然现在还没迹象,但这种 “不按常理出牌” 的操作,已经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得提前预判这类 “意外风险”,比如多开拓几个海外市场、跟上游供应商签长期协议,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回头看,这场由广告引发的贸易风波,表面是美加之间的 “口角”,实则是两国长期贸易矛盾的集中爆发 —— 毕竟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盟友的贸易政策就一直带着 “强硬底色”,这次不过是又一次体现。
而对中国来说,与其等着风险上门,不如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稳住现有的供应链合作,跟北美客户保持沟通,及时调整策略;另一方面也要留意美国的贸易政策逻辑变化,一旦有苗头,就能快速应对。
毕竟在复杂的国际贸易里,没有真正的 “旁观者”,提前布局,才能少吃亏。
来源:月尘染星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