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N 2025 | 魏佳莉教授:肾脏疾病的细胞和基因疗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8:42 1

摘要:10月21—25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CSN 2025)在郑州市举行。10月23日,海南省人民医院魏佳莉教授作大会报告。详情如下。

10月21—25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CSN 2025)在郑州市举行。10月23日,海南省人民医院魏佳莉教授作大会报告。详情如下。

海南省人民医院

魏佳莉教授

肾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正逐渐成为治疗遗传性及难治性肾病的新方向,其旨在通过向患者体内引入细胞或遗传物质来预防、治疗甚至治愈疾病。

一、基因疗法

研究显示,高达30%的慢性肾病与单基因突变相关,因此,从基因层面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者在肾脏疾病模型中取得了突破。在肾素缺陷小鼠中诱导NPHS1编码的肾素蛋白表达可预防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围产期小鼠的死亡。利用Alport综合征小鼠模型和诱导型转基因系统,足细胞可将α3α4α5(Ⅳ)异源三聚体分泌到预先形成的、异常的Alport GBM中,有效地恢复缺失的胶原Ⅳ网络。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模型中,重新激活失活的PKD1或PKD2基因可逆转囊肿形成。此外,siRNA-纳米颗粒系统靶向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研究也显示了非病毒载体在肾脏精准递送中的潜力。

二、细胞疗法

在肾病领域,造血干细胞的研究最为活跃。通过慢病毒转导使造血干细胞表达胱氨酸转运蛋白,显著降低了总胱氨酸含量、改善肾功能。将胚胎干细胞注射至Alport综合征及 Col4A3 敲除小鼠体内可改善肾功能及生存率。

病毒修饰T细胞或许能成为输送关键酶或肽的有效手段。在法布里病小鼠模型中进行α-半乳糖苷酶递送实验,改良型Micropharmacies递送系统能显著提升α-半乳糖苷酶活性,并使体内Gb3蛋白水平整体下降。此外,研究人员对肾细胞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过表达钠氢交换器3(NHE3)和水通道蛋白1(AQP1),从而显著提升了细胞的物质转运效率。

免疫细胞疗法方面,CAR-T细胞技术正在从肿瘤治疗拓展至自身免疫性肾病。近期研究发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通过脂质纳米颗粒直接诱导生成CD19 CAR-T细胞,实现了B细胞清除和疾病缓解,且未见严重毒性反应,表明体内CAR-T生成技术可能成为治疗狼疮肾炎的新途径。

三、关键技术与挑战

肾脏基因和细胞疗法的最大挑战在于精准递送,目前的策略包括:(1)病毒伪型化技术:改造病毒包膜以增强对肾细胞的亲和性;(2)衣壳工程与纳米材料:优化颗粒大小与电荷以跨越肾小球屏障;(3)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确保基因仅在目标细胞中表达。此外,基因载荷是否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免疫原性控制及长期安全性,仍需深入研究。

四、未来与展望

未来肾脏疾病的细胞与基因疗法将朝着精准化、个体化与安全化方向发展。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的结合、可控的基因编辑工具(如CRISPR/Cas系统)以及细胞工程与生物材料的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临床转化。在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自身免疫性肾病等领域,基因与细胞联合疗法有望实现由“替代治疗”向“根因治愈”的转变。

来源:科学宇宙锋轮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