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上的中国答案:肺癌耐药困局被这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20:43 1

摘要:10月19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官网首页,一则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悄然置顶。几乎同时,远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主席论坛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的口头报告刚结束,全场便响起了持久的掌声——由张力、方文峰

10月19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官网首页,一则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悄然置顶。几乎同时,远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主席论坛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的口头报告刚结束,全场便响起了持久的掌声——由张力、方文峰、杨云鹏团队牵头的OptiTROP-Lung04研究,用一组震撼数据,为全球肺癌治疗领域的"老大难"问题交出了中国方案。

这场跨越国界的学术关注,源于一个困扰全球医生的临床困局。在我国,每10个肺癌患者里就有8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其中近三分之一携带EGFR突变。靶向药(EGFR-TKI)曾是这类患者的"救命药",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在治疗后出现耐药,一旦病情进展,传统化疗往往只能带来4个多月的无进展生存期,且伴随严重的恶心、脱发等副作用,医生和患者都陷入"无药可用"的焦虑。

"国外两款同类药物都在Ⅲ期研究中折戟,我们能不能找到更精准的突破口?"张力团队的探索始于一次早期临床数据的意外发现。他们注意到,EGFR突变患者对国产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反应,远好于普通肺癌患者。进一步研究证实,EGFR突变能增强药物的细胞内吞作用,就像给"精准导弹"装上了更强的制导系统,能更高效地直击肿瘤细胞。

带着这个发现,团队牵头启动了覆盖全国的OptiTROP-Lung04研究。376名靶向药耐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治疗,另一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案。18.9个月的密切随访中,数据不断刷新着业界预期: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8.3个月,较化疗组的4.3个月几乎翻倍,疾病进展风险直接降低51% ;更关键的是,这款中国原研药打破了"只延进展、不增寿命"的魔咒——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7.4个月,而实验组的生存期数据仍未达到,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0%。

60.6%的客观缓解率更让临床医生振奋:这意味着超六成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且疗效能持续8.3个月,比化疗组延长近一倍。更难得的是安全性,实验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仅9%,远低于化疗组的17.6%,且未出现致命性的间质性肺病,常见的口腔黏膜炎等副作用也都可防可控 。"以前耐药后化疗,患者体重掉得厉害,现在打这个针,不少人还能正常做家务。"参与研究的基层医生感慨。

这份诞生于中国的研究成果,早已超越了单一药物的意义。它是首个由中国学者牵头、用国产创新药、全程在中国完成,并登顶NEJM的肺癌Ⅲ期研究,标志着中国肿瘤研究从"跟跑"迈入"领跑"。9月底,国家药监局已正式批准该药上市,让靶向药耐药患者有了不用化疗的新选择;而团队正在推进的OptiTROP-Lung07研究,更剑指"延缓耐药"的更高目标,试图从源头破解困局。

从实验室里的机制突破,到病床边的疗效验证,再到国际顶刊的认可,OptiTROP-Lung04研究的每一步都写满坚持。正如张力教授在ESMO论坛上所说:"好的研究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把患者的需求变成探索的方向。"这篇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国论文,终究是为了让更多肺癌患者,能在生命的赛道上跑得更久、更稳。

来源:健康小题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