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看完开拓者打快船的比赛,估计所有中国球迷心里都咯噔一下。咱们的希望之星杨瀚森,上场时间创了新低,一共就打了4分20秒。更让人揪心的是,这4分多钟全是在第一节打的,后面整整三节比赛,他就再也没站起来过。
出事了?杨瀚森只打4分钟,后三节直接坐穿板凳!NBA的路,真就这么难走?
今天看完开拓者打快船的比赛,估计所有中国球迷心里都咯噔一下。咱们的希望之星杨瀚森,上场时间创了新低,一共就打了4分20秒。更让人揪心的是,这4分多钟全是在第一节打的,后面整整三节比赛,他就再也没站起来过。
这是什么信号?是被教练放弃了?还是说他真的跟不上NBA的节奏?面对明天背靠背打湖人队的硬仗,这样的开局简直让人心里没底。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把这场比赛掰开来看,到底问题出在哪了。
第一个问题:教练为什么突然不用他了?
答案很简单,但也很残酷:因为球队没他的时候,打得更好。
让我们回到比赛现场。第一节还剩7分多钟,杨瀚森上场,这其实是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教练想让他早点适应。他上场第一个回合就造了犯规,罚球拿了2分,开局不错。在他下场之后,场上风云突变。开拓者换上了一套没有正经中锋的“小个阵容”,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
这套小阵容移动快,投篮准,直接在第二节打懵了快船队,半节时间轰出了一波23-8的进攻潮,硬生生把落后的比分给反超了。半场打完,开拓者甚至还领先着快船5分。
这时候,如果你是开拓者的主教练,你会怎么选?一边是能帮你领先强队的阵容,另一边是还在适应节奏、进攻手段单一的新秀。答案不言而喻。职业篮球,赢球是第一位的。既然小个阵容能赢球,那就继续用。杨瀚森,也就成了战术上的“牺牲品”。下半场比赛,两队比分咬得特别紧,教练更不敢轻易换人,去打乱场上已经奏效的化学反应。杨瀚森就这么在场下看完了后三节。
第二个问题:杨瀚森自己的表现,到底行不行?
咱们得客观地说,有进步,但还远远不够。
在那宝贵的4分20秒里,我们能看到他的变化。尤其是在防守端,他的协防意识比之前强多了,知道跟着队友的脚步去补位,不再像个木桩一样站着。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他很努力地在学习和融入球队的防守体系。
一到进攻端,他的问题还是老样子。那2分是靠罚球得的,在运动战里,他还是没有一个能稳定拿分的办法。面对快船内线祖巴茨这种级别的对手,他无论是背身单打还是篮下强攻,都占不到便宜。
这就很尴尬了。一个中锋,如果进攻端不能给球队提供帮助,防守端又不是那种能一手遮天的顶级大闸,那他在场上的价值就很有限。尤其是在今天这种双方拼进攻的比赛里,他这种“攻弱守平”的特点,自然就不在教练的优先选择里了。
第三个问题:这仅仅是一场比赛的偶然吗?
不,这就是NBA的常态,是所有新秀的必经之路。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NBA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这里没有一个弱者。今天站在杨瀚森对面的,是伦纳德、是哈登。伦纳德轻轻松松就拿了30分10个篮板,哈登更是送出了20分和13次助攻。在这些身经百战的巨星面前,任何一个新秀的稚嫩都会被无限放大。
开拓者球队对杨瀚森的使用策略,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利用常规赛前期的比赛,在第一节给他几分钟时间,让他上去“挨打”,去感受真正的强度。如果比赛打到后面,分差拉开了,可能会让他再上去打一会儿。可一旦比赛进入到每一分都要争的阶段,他就会被立刻换下。
这不是教练针对他,而是对球队战绩负责。你看今天别的比赛,上赛季的东部冠军步行者,又输给了森林狼,开赛至今一场没赢。竞争就是这么激烈,没有哪支球队敢轻易拿一场比赛的胜负,去赌一个新秀的成长。
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放平心态。
被按在板凳上,不全是坏事。这三节比赛,杨瀚森虽然没上场,但他坐在场边最近的位置,看清楚了在关键时刻,队友是怎么跑位的,巨星是怎么处理球的,教练是怎么布置战术的。这种学习,远比在垃圾时间里上去刷几分更有价值。
他需要做的,是在训练中把自己的问题解决掉。进攻端必须开发出一两招有效的得分手段,哪怕只是一个稳定的中投,或者一种扎实的篮下脚步。防守端,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位置感和对抗能力。当你的能力达到了,教练自然会给你时间。
对于我们球迷来说,更需要耐心。不要因为一场比赛打得好就捧上天,也不要因为一场比赛没上场就踩到地。杨瀚森的NBA之路,注定是一场漫长的“升级打怪”。今天遇到的,只是第一个小Boss而已。这条路,周琦走过,易建联走过,姚明也走过,没有人能一步登天。
现在,真正考验杨瀚森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态。是就此气馁,还是把这次经历当成动力,在训练场上加倍努力?这才是决定他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
大家觉得,以杨瀚森目前的情况,他最应该先从哪个方面开始补强?是把进攻练出来,还是把防守做到极致?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如果你也一样在关注着这个年轻人的追梦之旅,请点个赞,让我们一起,给他多一些时间和支持。
来源:在花海愉悦追逐蝴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