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下旬,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次“舆论反击”,不仅让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怒掀谈判桌,叫停涉及4500亿贸易额的所有磋商,更让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火速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求破局。
10月下旬,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次“舆论反击”,不仅让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怒掀谈判桌,叫停涉及4500亿贸易额的所有磋商,更让原本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火速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求破局。
这场看似荒诞的“广告风波”,让全球看到了贸易保护主义下,盟友关系的脆弱不堪。
10月16日,安大略省政府斥资7500万美元,在美国主流媒体上集中投放了一则反关税广告。
这笔巨额投入的目标很明确:反对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钢铝、汽车、木材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让美国民众和政客感受到关税政策的危害。
为了让广告更有说服力,安大略省的策划者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讲话。
广告中剪辑了里根1987年的一段广播讲话片段,内容是“关税表面上爱国,但长远看会引发报复,搞出贸易战,市场崩盘,工人失业”。
这段来自美国前总统的“反关税言论”,按理说能引发美国民众的共鸣,毕竟里根在全美拥有不少支持者。
而广告的投放渠道更是经过精心挑选,覆盖了福克斯新闻、NBC、ESPN、CBS、Newsmax和彭博社等美国顶级媒体平台。
更关键的是,广告还特意在世界职业棒球大赛期间插播,要知道这场赛事能吸引数百万美国人观看,从普通民众到国会政客,都有可能看到这则广告。
10月23日,里根基金会突然发表声明,称安大略省未经授权就使用里根的影像和讲话,而且剪辑后的内容“误导了里根的原话”,基金会正评估法律选项,可能追究责任。
就在声明发布几小时后,特朗普在自己的“真实社交”平台上用大写字母发帖,宣布“基于加拿大的恶劣行为,所有贸易谈判立即终止”。
特朗普直言这则广告是“假的”,是加拿大在“欺诈性使用”里根的讲话,而更让他震怒的是广告播出的时机。
美国最高法院即将在11月审理他的全球关税合法性,此前已有多家下级法院判决他单方面加征关税不合法。
在特朗普看来,加拿大选择这个时候播广告,就是“企图非法干预美国司法系统”,想影响最高法院的裁决,这是对美国司法的“蓄意破坏”。
其实特朗普一开始的态度并没这么强硬,10月21日他在白宫还对记者说,看到加拿大的广告觉得“正常”,“要是自己是加拿大人说不定也这样”,但短短两天后,态度就180度大转弯,基金会的声明和敏感的司法节点,让他彻底被激怒。
面对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安大略省很快服软,福特在10月24日宣布,从10月27日起暂停广告投放,称广告已经“达到引发对话的目的”,没想到会升级到这个地步。
但此时木已成舟,美加贸易谈判已经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则广告能引发如此大的风波,绝不是偶然,而是美加多年贸易摩擦的集中爆发。
加拿大75%的出口都销往美国,每年贸易额高达4500亿美元,这背后涉及200万个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而这些岗位大多依赖对美出口。
特朗普上台后,就把贸易保护主义当成核心经济政策,加拿大自然成了重点“针对对象”。
钢铝产品首当其冲,关税从最初的25%一路涨到35%;汽车、木材、铜等关键行业也没能幸免,都被加征了高额关税。
2025年上半年,加拿大经济已经遭受重创,钢铁和铝行业订单大幅下滑,汽车制造业也陷入困境,不少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倒闭的风险。
专家早就估算过,如果美国的关税政策持续下去,加拿大的GDP会明显下滑,失业率会上升,企业投资也会大量流失。
而特朗普不仅在政策上打压,还经常在口头上攻击加拿大,之前曾骂加拿大前总理贾斯廷・特鲁多“软弱”,甚至开玩笑说要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州”,威胁要“吞并”加拿大。
这些言论让加拿大民众和政府都深感不满,安大略省的广告其实就是这种积怨已久的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这则广告是安大略省地方政府的行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并没有直接参与,但特朗普却把账算到了整个加拿大头上。
而在谈判中断前,两国其实刚有了一些进展。
10月7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专门去白宫见了特朗普,双方谈了钢铝关税豁免和能源合作的事宜,加拿大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还表示,双方已经给谈判团队下令,尽快敲定协议,当时的会议氛围还很积极。
谁也没想到,短短十几天后,一则广告就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特朗普宣布停谈前,没有提前通知卡尼或加拿大政府,完全是单方面决定。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还表态说,这是加拿大“不认真谈判的例子”,继续谈也没用。
加拿大官员紧急开会,卡尼办公室表示“深感震惊”,美国媒体也赶紧核对记录,发现两周前两国还在谈能源伙伴关系,现在却彻底停摆。
谈判被叫停后,加拿大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寻找新的出路,转向亚洲市场成了最重要的选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加拿大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多个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现在加拿大主动上门,核心诉求之一就是希望中国能解除这些反制措施,而中国是否同意,还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评估。
从现实来看,中加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
加拿大有丰富的能源、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而中国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整的产业链,双方加强贸易往来,能实现互利共赢。
不过之前的贸易摩擦也留下了不少问题,比如关税壁垒、市场准入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谈判来解决。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单边加税很难长久,反而会倒逼被打压的国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而美国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加拿大如果扩大对中国的能源和农产品出口,美国的农业和能源企业就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不过也有人指出,加拿大对美国的依赖是结构性难题,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
毕竟两国是邻国,经济纽带已经深度绑定,很多行业的供应链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汽车制造业,零部件可能在加拿大生产,运到美国组装后再销往全球,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所以加拿大转向亚洲,更多是一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而不是要彻底放弃美国市场。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壁垒保护美国利益,却没想到反而让盟友离心离德,自己的贸易政策也面临司法挑战。
而加拿大在压力下寻求多元化发展,也给其他依赖单一贸易伙伴的国家提供了借鉴。
说到底,贸易不是零和游戏,一方强压另一方,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美加作为多年的盟友,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重启谈判、化解分歧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加拿大与中国的合作,也为全球贸易多元化注入了新的可能。
未来美加能否冰释前嫌,中加合作又能走多远,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经让所有人看清:在当今世界,互利共赢才是贸易发展的长久之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终究走不长远。
来源:听云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