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方邦的官商勾结、腐败和地主买办干政的情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12:51 2

摘要:北方邦(Uttar Pradesh, UP)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其政治经济权力结构深受官商勾结、腐败及地主-买办干政影响。以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近期案例和背景。

印度的北方邦恒河沿岸的达萨斯瓦梅朵

北方邦的官商勾结、腐败和地主-买办干政情况

北方邦(Uttar Pradesh, UP)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其政治经济权力结构深受官商勾结、腐败及地主-买办干政影响。以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近期案例和背景。

1. 官商勾结

官商勾结表现为政府官员、政客与商界精英的利益交换,涉及土地交易、公共工程和政策倾斜。

案例:Tulsiani集团洗钱案(2024)
2024年4月,印度执法局对北方邦房地产公司Tulsiani集团展开洗钱调查,涉及银行贷款欺诈和欺骗购房者,覆盖勒克瑙、梅鲁特、诺伊达等地,犯罪所得约100亿卢比。该集团与印度人民党(BJP)议员Ajay Singh的家族成员有关,显示政商关系网复杂。集团被指控通过虚假项目和欺诈性贷款获利,部分资金可能流入政治活动。

公共工程腐败
2006年报告指出,北方邦政府资助的建设项目(如道路)常被“建筑黑手党”控制,涉及腐败官员、材料供应商、政客和承包商。项目成本膨胀、质量低下,资源被挪用。中央政府资助的农村就业保障计划在北方邦执行中,因官商勾结效率低下,资金被挪为私用。

机制性问题
高税收、过度监管和官僚体系为勾结提供土壤。企业为规避程序或获取合同,常贿赂官员。政治家利用影响力为特定企业争取政策优惠,形成利益共同体。

泰姬陵,北方邦的著名景点

2. 腐败

腐败渗透公共服务、土地管理和行政体系,涉及基层到高层。

案例:公共配给系统(PDS)骗局(2024)
2024年11月,北方邦特别任务组揭露涉及40个区的PDS腐败案。配给经销商和供应部门官员通过伪造Aadhaar卡信息,窃取约4000亿卢比的配给物资。例如,穆扎法尔纳加尔用64张Aadhaar卡挪用2万人的配给份额。涉案官员被停职,经销商被起诉,暴露系统性腐败。

国家农村健康使命(NRHM)骗局(2012)
这起涉及1000亿卢比的丑闻显示,高层政客和官僚从中央政府资助的农村医疗计划中挪用资金,转移至私人账户或虚假项目,严重影响农村医疗服务。部分诉讼至今未决,反映反腐低效。

政治干扰与低问责制
政治领导人施压官员参与腐败,换取个人或党派利益。警察、土地管理和公共分配系统是腐败重灾区。超50%居民曾为基本服务支付贿赂。反腐机构(如监察局)受政治干预,调查进展缓慢,部分案件自2016年起未获批起诉。

北方邦的行政区划,包括18个专区,75个县

3. 地主-买办干政

地主和买办阶层(地方精英、种姓领袖)通过经济实力和政治网络影响政策和资源分配。

地主政治影响力
北方邦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地主(多为上层种姓或OBC)控制土地和劳动力,通过支持候选人或政党换取政策倾斜,如土地改革豁免或农业补贴。BJP在农村的成功部分归功于整合拉其普特和OBC地主支持。地主通过控制村级选举巩固权力。

买办与政治干预
买办(中介、承包商、商人)在土地交易和基础设施项目中扮演关键角色,与政客合作操纵土地用途变更或获取合同。例如,Tulsiani集团通过政治联系获取优惠政策,涉嫌非法圈地和欺诈性开发。

诺伊达的IT产业园

德里-诺伊达高速公路,上面竟然还有不少摩托车

选举干政
地主和买办利用财力影响选举。2017年研究显示,北方邦选举后,承包商与候选人同姓的道路合同份额显著增加,表明种姓和经济网络的作用。政治家通过合同或土地优惠回报支持者,形成庇护网络。

社会影响
地主-买办干政加剧不平等。达利特和低种姓群体的土地权益常被侵占,土地改革执行不力,导致农村贫困持续。

北方邦的古建筑

勒克瑙的立法大楼,是北方邦的两院所在地

4. 近期趋势与挑战

数字化反腐尝试
北方邦推广电子政务和Aadhaar系统以减少腐败,但PDS骗局显示技术漏洞和人为操纵仍是大问题。

政治保护伞
腐败案件常因政治干预受阻。Tulsiani案涉及BJP议员家族,调查可能因压力放缓。NRHM骗局涉案高官未被充分追责。

社会阻力
地主-买办权力根植于种姓和经济结构,反腐和权力分散面临阻力。市民社会推动问责,但影响力有限。

5. 结论

北方邦的官商勾结、腐败及地主-买办干政构成复杂权力网络,涉及土地、公共工程和选举。Tulsiani案和PDS骗局凸显问题严重性,政治干扰和低问责制阻碍改革。需加强反腐机构独立性、推动透明治理,打破地主-买办对地方权力的垄断

北方邦饮食:馕、扁豆汤、酸奶沙拉和奶酪,实际上还是印度传统的“糊糊”。

来源:历史精彩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