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露过后,岚皋县滔河镇的山风添了几分凉意,但乡村小道上,两支红色马甲队伍的身影却格外忙碌。“四美民风”宣讲队带着乡土故事走村入户,“平安法治”宣讲队捧着法律条文答疑解惑,他们以“德法共融”为笔,在全镇10个行政村的土地上,绘就出一幅“民风淳、法治明、乡村安”的
寒露过后,岚皋县滔河镇的山风添了几分凉意,但乡村小道上,两支红色马甲队伍的身影却格外忙碌。“四美民风”宣讲队带着乡土故事走村入户,“平安法治”宣讲队捧着法律条文答疑解惑,他们以“德法共融”为笔,在全镇10个行政村的土地上,绘就出一幅“民风淳、法治明、乡村安”的和谐新图景,让平安的种子在百姓心间生根发芽,让幸福的滋味浸润滔河的每一寸土地。
德治润心:用“乡土故事”播撒新风,让文明有温度
“天刚蒙蒙亮,岚皋县喜洋洋超市门口就有个熟悉的身影,55岁的陈世伟用仅存的左臂扶着手推车,车斗里的青菜、萝卜码得像小山,他佝偻着背,一步一步挪向摊位。40年前的意外夺走了他的右臂,可他没靠政府救济,没向命运低头,就凭着这一只胳膊、一辆手推车,不仅撑起了自家的日子,还成了村里人人佩服的‘勤俭榜样’!”
在长滩村的农家院坝里,“四美民风”宣讲队队员王晓熙话音刚落,围坐的村民就响起了掌声。一位大娘抹了抹眼角:“世伟这娃的事,我们都知道,咱庄稼人就该学他这股不服输的劲。”这样的场景,在滔河镇的每个村落都时常上演。
这支宣讲队最懂“乡亲们的语言”,他们不搞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就以“身边人、身边事”当素材。围绕“孝悌、勤俭、诚信、好客”四大主题,把村里的好儿媳、老党员、好榜样的故事编成“家常话”,用方言土语讲得绘声绘色。
在双向村的村民议事会上,宣讲队还开展“家风家训分享会”,邀请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上台,分享自家代代相传的家风故事,引导村民主动传承优良家风;针对部分村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浪费的问题,宣讲队与村“两委”拿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算“人情账”“经济账”,还请村里的节俭模范带头示范,慢慢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扎了根。
截至目前,“四美民风”宣讲队已开展专题宣讲20场,覆盖群众超1000人次。村民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滔河镇的民风越来越淳,邻里之间的笑脸也越来越多。
法治护航:以“实在办法”破解难题,让平安有力度
“大家看这个案例:有个人接到‘客服’电话,说他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结果按对方要求操作,银行卡里的2万块钱全没了!这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遇到这种事,第一时间要报警,千万别信‘退款’‘中奖’的鬼话!”在滔河集镇广场上,“法治宣讲队伍” 的干警们正通过“现场咨询+案例解读”的形式,为村民们“敲警钟”。
这支由干警、法律顾问组成的宣讲队,最懂村民的“急难愁盼”。针对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土地承包争议、电信诈骗等问题,他们不仅准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册,还创新推出“模拟调解”“法律知识抢答”等互动活动。在联合村的“模拟调解”现场,干警们让村民分别扮演“宅基地纠纷的双方”,一步步还原调解流程——从核对证据到讲解法律依据,再到提出解决方案,村民们亲身参与后恍然大悟:“原来解决纠纷得按法律来,不能光靠吵!”法律知识抢答环节更是热闹,孩子们举着小手抢答题,老人们也凑着热闹记知识点,法律知识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入了心。
更贴心的是,宣讲队还为每个村培养了2-3名“法律明白人”,搭建起“干警+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的常态化服务机制。不管是邻里吵架,还是遇到法律难题,村民们随时能找到“懂法的人”帮忙,法律保障的触角,真正延伸到了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德法融合:靠“同心协力”凝聚合力,让治理有深度
“德治管心灵,法治管行为,两者结合才能让乡村更和谐。”滔河镇政法统战委员在双宣讲队启动仪式上的这句话,道出了滔河镇乡村治理的核心密码。
今年5月,漆扒村原本亲如一家的两户人因为一块土地不相往来,“四美民风”宣讲队上门用“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疏导情绪,回忆两家人过去互帮互助的往事;随后“平安法治”宣讲队跟进,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村干部现场丈量土地,明确边界。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还约定以后互相帮衬。这起纠纷的化解,正是“道德劝和+法律断是非”联动模式的生动实践。
如今的滔河镇,德法同频共振的效应日益凸显:村里的矛盾纠纷少了,学法守法的村民多了;大操大办的现象少了,勤俭节约的家风多了;邻里之间的隔阂少了,互帮互助的温情多了。下一步,滔河镇将进一步完善德法融合宣讲机制,推动宣讲活动向常态化、精准化迈进,让德治教化与法治宣讲真正融入乡村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山风拂过滔河镇的田野,林下药材园区里满是丰收的喜悦,广场上的宣讲声与农家院里的谈笑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乡村乐章。德法同频,干群同心,滔河镇正以这样的治理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平安答卷,也让每一位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这片土地上稳稳扎根、不断生长。
来源:正法视野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