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连收数面锦旗!六安市人民医院静疗门诊用专业与温情赢赞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20:00 1

摘要:近日,六安市人民医院静疗护理门诊的墙上又多了几抹亮眼的红色。短短一周,数面承载着患者心声的锦旗送到了门诊医护人员手上,从4岁患儿家长到8旬老人,不同年龄患者的真挚感谢,成为这群护理人员专业服务与温情付出的有力见证。

近日,六安市人民医院静疗护理门诊的墙上又多了几抹亮眼的红色。短短一周,数面承载着患者心声的锦旗送到了门诊医护人员手上,从4岁患儿家长到8旬老人,不同年龄患者的真挚感谢,成为这群护理人员专业服务与温情付出的有力见证。

“仁爱友善 技术过硬”,这面绣着卡通图案的锦旗来自4岁患儿小雨(化名)的父母。因患神经母细胞瘤需长期化疗,小雨半年前在医院置入PICC导管作为“生命通道”。前不久,小雨父亲刘先生发现导管穿刺点红肿渗液,孩子哭闹不止,急忙带着小雨来到六安市人民医院静疗护理门诊求助。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后,接诊护士吴大红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判断为穿刺部位局部感染,考虑到重新置管会增加孩子痛苦,吴大红决定实施“保管方案”:在规范消毒后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保护穿刺点。她还特意绘制了“导管健康日记”,教家长记录孩子体温、穿刺点变化。连续数周,护士们每天主动联系家长了解情况,耐心解答疑问。如今小雨的导管通畅无阻,化疗得以顺利推进。“每次来维护,这里的护士都会准备玩具哄孩子,比我们做家长的还细心。”小雨妈妈递交锦旗时,眼里满是感动。

在诊室的另一面墙上悬挂着“尊老敬老真心为老 医德医术皆为一流”的锦旗,则是一位80岁的汪大爷送来的。汪大爷因结肠恶性肿瘤,身上的PICC导管,需要一周进行一次维护。每次来医院,静疗护理门诊护士都会提前备好消毒用品与敷料。清理导管时,护士会轻声细语地跟他唠家常分散注意力,“汪大爷,最近胃口好些没?今天是谁陪您来医院的啊。”手里捏着碘伏棉球细细擦拭,更换敷贴时更是放慢动作,生怕牵扯到老人的皮肤。得知老人独自前来,护士们总会轮流送他到医院大门口,直到看着他坐进出租车才放心离开,这些日常的暖心帮助,汪大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将这面锦旗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时,他握着护士但德丽的手反复念叨:“你们就像我的女儿一样贴心!”

在六安市人民医院静疗护理门诊,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作为专注于静脉治疗护理的专科门诊,这里承担着医院静脉导管的置入、维护与拔除、静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困难静脉穿刺、静脉治疗咨询等工作,服务对象多为肿瘤化疗、慢性病治疗等需长期输液的患者。“静疗看似是‘扎针换药’的小事,实则关系着患者的治疗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六安市人民医院静脉治疗小组组长王璐璐说道。

据介绍,六安市人民医院静疗护理专科团队拥有省级专科护士3人,院级专科护士6人,经省市级各类培训具备相应资质的护士20余人。年完成PICC置管300余例,中长导管100余例、成功率高达98%,年门诊静脉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患者5000余人次,院内会诊患者1000余人次。近年来,团队在专业上不断提升突破,截至目前,申报成功新技术、新项目5项,处于省、市级领先水平。

锦旗的故事还在续写,医院的服务创新从未停歇。为解决居家患者导管护理难题,六安市人民医院近期上线“互联网+延续护理”静脉导管维护服务项目,将专业静疗服务从门诊延伸至家庭。位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本部10公里范围内,有静脉导管维护需求的居家患者,可通过六安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互联网+护理”平台,选择“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并预约,即可申请该项上门服务。

“一面锦旗,一份肯定;一次上门,一份责任。”王璐璐表示,静疗护理团队将以这些锦旗为动力,持续精进专业技术,深化人文关怀服务,通过“门诊+居家”的双重守护,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医疗服务的温度,用实际行动践行“用专业延续生命,用温情点亮希望”的承诺。(记者 孙晓佳)

来源:六安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