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6日,湖南红网“振兴的乡村”主题文学大赛颁奖仪式在益阳市资阳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60多名活跃在红网平台的作家、摄影家、文友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属于红网原创作者群体的荣耀时刻。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7日讯(通讯员 九白 彭银华 王琼辉 梁萍芳)10月26日,湖南红网“振兴的乡村”主题文学大赛颁奖仪式在益阳市资阳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60多名活跃在红网平台的作家、摄影家、文友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属于红网原创作者群体的荣耀时刻。
嘉宾与获奖代表合影。图/王琼辉
“振兴的乡村”主题文学大赛由益阳市木槿产业协会联合爱心企业益阳陶公酱酒酒业共同发起,红网佳作天地论坛举办,并得到全国各地作家与文友的深度参与。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办本次大赛,不仅聚焦乡村振兴的物质成果,更关注成就背后的人文故事。活动以网络为主阵地,通过报道振兴带头人、描绘乡村新画卷,借助广大网民的真情实感,共同映照出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
参加活动的作家文友合影。图/王琼辉
大赛于2025年2月28日启动,至8月30日截稿,历时6个多月,共收到933篇投稿,4110余名网友跟评互动,写下48200余条高质量跟评。经过紧张的点评、编辑、推介、初评、终评等环节,《红色农场的绿色崛起》《木槿花儿开,山冲富起来》等69篇乡村振兴题材优秀作品获得奖项。
特别奖获奖者上台领奖。图/王琼辉
一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图/王琼辉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平台,红网始终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风尚。旗下的红网佳作天地论坛广泛汇聚原创作者群体,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性文学赛事,助力重大主题宣传,获得社会各界的点赞关注。浓厚的现实题材创作氛围,完善的作家点评互动机制,吸引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纷纷投稿,造就了红网最具人气的网络社区。
二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图/王琼辉
三等奖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图/王琼辉
优秀奖获奖者上台领奖。图/王琼辉
颁奖现场还举行了木槿产业臻品发布会。活动前一天,作家文友开展文艺交流与乡村采风。与会者漫步明清古巷建筑群,探访三国文化走廊,游览青龙洲公园,在行走中深切感受益阳深厚的历史文脉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作家文友探访益阳三国文化走廊。图/梁萍芳
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以文化赋能产业,拓宽了资阳区重点产业的品牌传播路径,更让文学创作者得以深入乡村振兴一线,亲身体验发展实践,汲取鲜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从而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落到实处,为讲好新时代乡村故事注入源源不断的真情与力量。
附:大赛获奖名单
特别奖(1名)
郭干辉《木槿风华》
一等奖(2名)
陈歌今《红色农场的绿色崛起》
贺志坤《木槿花儿开,山冲富起来》
二等奖(7名)
何平《乡贤与乡村巨变》
颜克森《三代母亲坐月子》
石海波《夏日话龙虾》
丁仕先《木槿花开的美丽色彩》
杨丽《陶公酱酒,香溢四海》
李福林《资阳木槿赋》
喻海军《资水深情酿槿酒》
三等奖(13名)
马文滔《美化城市的守护者》
潘杰相《担保》
张永健《一杯木槿花奶茶》
龚宜玲《转行》
李国球《当“酒圣”遇上了“资水槿酒”》
戴方财《槿香深处见匠心》
罗光志《铺就一条城乡互补共富路》
杨进文《春风“催生”乡村美》
何礼楷《瓜田垂碧玉,绿意正生金》
唐先灵《益阳资水槿酒香赋》
卓剑平《九九艳阳天,资水槿酒香》
邱从仁《斗酒》
高文虎《踏歌资水行》
优秀奖(46名)
刘禹君《港中坪的春天叙事》
陈朝阳《“门前三小”铸就幸福生活》
唐高翔《石期河水清悠悠》
杨盛科《轮椅上的花样年华》
于建跃《千年沉香》
陈曦《故乡的昨天今天明天》
刘波《木槿花开的时候》
周玉莲《田园绘梦人》
安月彦《家住大厂》
龚维强《乡愁印迹,进士府邸》
刘勇和《“如厕”说》
唐华元《是谁,把岳阳楼从小村土台提升到至高境界》
陈云龙《绿叶里的千年茶韵与现代传奇》
何健铭《这里山好茶好》
梁萍芳《三协蜜瓜甜》
谭苗玲《被山水私藏的诗行》
尹湘文《回乡见闻》
陶国功《铁锤声声》
周良冶《木槿人心相映红》
陆宏《荒地上的春天》
文伟平《一朵花的千年叙事与振兴密码》
汪立权《凋谢是为了更繁盛地绽放》
陈先进《资阳木槿,乡村振兴不再是传说》
李放鸣《风景这边独好》
曹月清《木槿花开》
吴意《哦,荷花池我的荷花池》
彭胜《走近家乡的“非遗”:唱插话》
涂新红《五花傍》
郭霞《播撒科技种子,开山乡巨变的花》
钟愧傲《菜菜眼中的乡村桃花源》
舒中一《寻访响水村》
刘中方《祝八届与木槿花》
谢曙红《木槿怒绽彩,资水醇蕴怀》
陈映辉《木槿花之振兴颂》
肖梁《九岗塅,振兴之光》
胡达武《响水村奏响产业兴村交响曲》
唐瑜琦《蜕变破茧成蝶》
龙国安《沃野新歌》
汤媛姣《富甲一方的东岗村》
阳富生《四十年回望里的红色印记》
邓工《木槿花开》
邹云峰《美丽乡村沙洲村》
文志勇《仙庾春行》
石光荣《人心齐,泰山移》
罗梦华《从砂石路到彩虹桥》
谭帮春《小小计划》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