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风团探秘佛山南海,夜幕下叠滘龙船夜训惊艳圈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13:53 2

摘要:5月17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十一人制男子组)首场赛事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赛事期间,“竞逐大湾区·澎湃新动能”——十五运看佛山全媒体采风团走进南海,亲身感受叠滘龙船夜训的独特魅力。

5月17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聋人足球项目(十一人制男子组)首场赛事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赛事期间,“竞逐大湾区·澎湃新动能”——十五运看佛山全媒体采风团走进南海,亲身感受叠滘龙船夜训的独特魅力。

叠滘龙船夜训

佛山,这座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乡生态。2800多条大小河流流淌而过,河道长度超过5000公里。人们倚涌开村,据水而存,世代传承着扒龙船、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孕育出了生生不息、活态未断的龙舟文化。

“扒龙舟”,早已成为佛山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作为“中国龙舟运动之乡”,南海的龙舟文化积淀深厚,不但村村有龙舟,且各具特色。叠滘,这个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看似平凡的小村庄,近年来却凭借“龙船漂移”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大放异彩,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

叠滘龙船夜训

叠滘龙船,最初起源于明代,是传承了五百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与传统龙舟竞速不同,叠滘龙船的比赛场地是狭窄弯曲的水道,选手们需要在这里完成急转弯甚至漂移的高难度动作,宛如在水上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的“速度与激情”大片。赛事精心设置了S型(东胜)、C型(潭头)、L型(圣堂)、直道(茶基)四大经典弯道,每一道弯都像是一道严峻的关卡,考验着队员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与无畏胆识。正因如此,叠滘龙船被誉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水上F1”。

赛前夜训,是每年叠滘龙船漂移季中的一大亮点。每年端午节前两个月,叠滘村的各支龙舟队便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利用夜晚的闲暇时间展开紧张而有序的训练,这便是备受瞩目的“夜训”。夜训,不仅是备战端午龙舟赛的关键环节,更是村民们展示精湛技艺、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传承龙舟文化的重要方式。

吸引大批市民围观

叠滘夜训的现场非常热闹。晚上8点半,十多条龙船轮番上阵。在激昂有力的“咚咚咚”鼓点声中,村与村之间的“威水之争”激情上演。观众们热情高涨,既有为本村队伍呐喊助威的村民,也有从广佛周边城市慕名而来的游客。灯光照着赛道,热闹的气氛持续至深夜。

“这是我第一次来观看叠滘龙舟夜训,虽然是训练,但现场的气氛简直太精彩了!河涌两边挤满了人,能真切感受到村民们对龙舟的热爱是多么浓厚。”南方网记者何敏辉兴奋地说道。他还特别提到,佛山此次特奥会的赛事组织十分出色,场馆的无障碍设施非常完善,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吸引大批市民围观

“第一次看到在这么窄的河道里举行龙舟比赛,这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有特色。我看到很多观众都在现场直播,这无疑能带动更多人来到现场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新华社记者田宇表示,近年来,像村超这样的乡村体育活动备受关注,南海完全可以依托叠滘龙舟这一独特资源,在全国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现出自己的特色与风采。

“宁可煲烂,不可扒慢”——这句充满粤语俚语韵味的口号,是叠滘龙舟的精神图腾。“煲”在粤语中是碰撞的意思,这句口号生动地体现了叠滘龙舟奋勇向前、拼搏进取的精神。

2009年,佛山市荣获首个“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称号;2013年,佛山又被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城市(传统龙舟)”。南海区更是被誉为“中国龙舟运动之乡”。为了更好地发掘龙舟IP的价值,南海区还精心打造了南海“龙超”,进一步激活龙舟经济,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民俗旅游。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年智

图/南海融媒记者 吕颜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