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很多人在家种花、种菜,都需要肥料。买的肥料要么贵,要么担心有化学添加剂,其实自己做堆肥特别简单,不用复杂工具,材料都是家里常见的废弃物,新手跟着做也能成。
自制堆肥最简单方法
现在很多人在家种花、种菜,都需要肥料。买的肥料要么贵,要么担心有化学添加剂,其实自己做堆肥特别简单,不用复杂工具,材料都是家里常见的废弃物,新手跟着做也能成。
先说说做堆肥需要准备的东西。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湿料”,一类是“干料”。湿料就是容易腐烂的有机物,比如厨房的蔬菜叶子、果皮、蛋壳,还有家里养花草剪下来的枯枝败叶。注意,湿料里不能有肉类、骨头、剩菜剩饭,这些东西会招虫子,还会发臭。干料就是偏干的有机物,比如落叶、碎纸屑、报纸、纸箱碎块,还有晒干的杂草。工具只需要一个容器,不用特意买堆肥箱,家里的塑料桶、泡沫箱都能用,只要在箱子底部钻几个小孔,方便漏水透气就行。另外,准备一把小铲子或者小耙子,后期翻堆用。
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就开始做堆肥了,总共就四步,特别好记。
第一步,处理材料。湿料里的蔬菜叶子、果皮如果太大,用手掰成小块,蛋壳洗干净晒干,用手捏碎,这样能加快腐烂。干料里的报纸、纸箱,也要撕成碎末,落叶如果是整片的,也可以掰碎,不用太细,差不多指甲盖大小就行。
第二步,铺底。把准备好的容器放在通风的地方,比如阳台角落、院子里,先在容器底部铺一层干料,厚度大概5到10厘米,这样能起到透气、吸水的作用,防止底部积水发臭。
第三步,分层堆料。先铺一层湿料,厚度5厘米左右,再铺一层干料,厚度也是5厘米左右,就这样交替着铺。铺的时候要注意,湿料和干料的比例大概是1:1,不用精确称重,看着差不多就行。如果湿料太湿,比如刚剥的果皮、新鲜的蔬菜叶,就多铺一点干料;如果干料太多,堆的时候可以稍微喷一点水,让干料有点湿润,但不能湿透,用手捏起来不滴水就可以。一直铺到离容器口还有10厘米左右就停,别铺太满,给后期翻堆留空间。
第四步,盖起来等待。铺好之后,用一块布或者盖子盖住容器,不用盖太紧,留一点缝隙透气。然后就放在通风、有散光的地方,别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也别放在太潮湿的角落。
接下来是关键的注意事项,做好这几点,堆肥不会臭,也不会招虫,还能快点腐熟。
第一,翻堆。堆好之后,每7到10天翻一次。用小铲子把下面的料翻到上面,上面的料翻到下面,让所有材料都能接触到空气。如果不翻堆,里面缺氧,就会发臭,还会烂得慢。翻的时候如果感觉材料太干,就喷一点水;如果太湿,就加点干料拌匀。
第二,控制湿度。整个堆肥过程中,材料要保持“湿润但不滴水”的状态。太干的话,微生物不活跃,堆肥腐熟慢;太湿的话,会缺氧发臭,还会滋生霉菌。
第三,避开禁忌材料。除了之前说的肉类、骨头、剩菜剩饭,还有含盐、含油的食物残渣也不能放,比如咸菜、油炸食品的残渣,这些都会影响堆肥质量,还会招虫。
然后说说怎么判断堆肥有没有腐熟好。腐熟好的堆肥,颜色是深褐色或者黑色的,用手抓起来感觉很松散,没有结块,闻着没有臭味,反而有点像潮湿的泥土味。如果还能看到明显的果皮、菜叶形状,或者闻着有酸味、臭味,就说明还没腐熟好,继续盖起来,过几天再翻一次,直到达到上面说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时候,比如夏天,堆肥大概1到2个月就能腐熟好;温度低的时候,比如冬天,可能需要3到4个月,不用着急,慢慢等就行。
最后说怎么用腐熟好的堆肥。种花的话,可以直接把堆肥埋在花盆底部,作为底肥,然后再铺一层普通的土,再栽花。也可以把堆肥和普通的园土按1:3的比例拌匀,直接用来种花,花长得会更茂盛,开花也多。种菜的话,翻地的时候把堆肥均匀撒在地里,再和泥土拌匀,然后播种或者栽菜苗,蔬菜长得壮,病虫害也少。
其实自制堆肥真的没那么复杂,不用懂什么专业知识,只要找对材料、按步骤操作,注意通风和湿度,就能做出好用的肥料。既解决了家里的部分垃圾,又能省下买肥料的钱,种出来的花和菜也更健康,新手也能一次成功。如果第一次做的时候,比例没掌握好也没关系,后期可以通过加干料、喷水或者多翻堆来调整,慢慢就能找到窍门了。
来源:游潮R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