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刚毕业那会,我仿佛挣脱了牢笼的小鸟,觉得自由了,工作也有了收入(虽说工资不算高),便奉行起及时行乐的信条。对啥都好奇,啥都想尝试,在某宝上更是买买买停不下来。那时候花钱毫无节制,月底一看账户,根本存不下几个子儿。
宝子们好呀,我是努力攒钱的大麦。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我这些年当“牛马”攒钱的经历,关键秘诀就是消费降级、控制物欲,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且听我细细道来。
及时行乐后的觉醒
大学刚毕业那会,我仿佛挣脱了牢笼的小鸟,觉得自由了,工作也有了收入(虽说工资不算高),便奉行起及时行乐的信条。对啥都好奇,啥都想尝试,在某宝上更是买买买停不下来。那时候花钱毫无节制,月底一看账户,根本存不下几个子儿。
直到2017年,家里出了件大事,急需用钱。可当我需要拿出钱来应急时,才发现自己囊中羞涩。更让我难受的是,跟身边的亲朋好友借钱时,那种难以开口的尴尬和借不到钱的无奈,让我刻骨铭心。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幡然醒悟,明白了存钱的重要性。可工资就那么点,想要存钱,就只能从消费降级、控制物欲入手了。
消费降级进行时
娱乐社交:从挥霍到节俭
以前,只要手里有点钱,我就想着出去旅游,或者跟朋友下馆子大吃大喝。结果每次钱都不知不觉地花光了,自己却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回忆。现在呢,我尽量避免那些没必要的社交活动。一日三餐基本都是自己买菜回家做,一个月下来伙食费才500左右。娱乐方面,我喜欢泡图书馆,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既能增长知识,又不用花什么钱;偶尔也会和朋友去公园野餐、爬山或者逛展薅羊毛,这些免费的娱乐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
护肤品&化妆品:从跟风到理性
以前,我总爱跟风买各种护肤品和化妆品,看到别人推荐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囤了一堆,一张脸根本用不完。好多东西还没拆包装就过期了,白白浪费了不少钱。现在,我变得理性多了。护肤品我用比较平价大碗的水乳,面霜和精华就稍微选好一点的。化妆品除了粉底液会选好点的,其他的基本都用几十块的国货品牌。而且,护肤品和化妆品我都固定用那几个习惯的品牌,很少再换新的了。一方面是自己有点懒,不想花时间去了解新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觉得,便宜好用的就够了,没必要追求那些昂贵的品牌。
衣服&包包:从盲目到适配
我最贵的衣服和包包也就300出头。平时我会关注几个适合自己的线下品牌,像UR、ZARA、山姆这些。遇到它们降价的时候,我就会出手买下来。偶尔也会在某宝上逛逛,买一些既实惠又实用的衣服,而且基本都控制在单价50以内。我觉得,买东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没必要为了追求名牌而盲目消费。
饰品:从无到实惠
严格来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的饰品。我没打耳洞(以前上学的时候打过两次,都不幸感染了,心里有点害怕,就不敢再打了),但又喜欢耳饰,所以只能买耳夹。我买的耳夹都很实惠,几块十几块的都有。至于手链和项链,我主要是个人不喜欢戴,所以也没买过。偶尔想戴戴过把瘾的时候,也是从某宝上买些实惠的小饰品。
攒钱小有成就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的攒钱之路也算是小有成就。去年,我已经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虽然不在深圳),虽然现在每个月要还房贷,导致可存的钱少了很多,但每个月看到存款依然在慢慢上涨,心里就特别踏实,特别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
消费降级、控制物欲,并不是要我们过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让我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加理性地对待消费,把更多的钱存下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在攒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和幸福感。
#存钱 #存钱大作战 #攒钱 #省钱攻略 #消费降级 #降低物欲 #理性消费
来源:可靠晚风NG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