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腾龙,老有所乐:鱼台老年空竹队的活力人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7:02 1

摘要:凌晨五点,鱼台的湖边,三十多个白发老头老太太,手里转着会发光的“龙”,像在耍火把,又像在舞流星。

凌晨五点,鱼台的湖边,三十多个白发老头老太太,手里转着会发光的“龙”,像在耍火把,又像在舞流星。

路过的年轻人停下脚步,手机举得比头还高——这哪是广场舞?

这是退休版《流浪地球》。

没人想到,这群平均62岁的老人,能把一根绳、两个竹盘,玩出花来。

五年前,就五个老头儿在河边瞎转,怕被当成神经病,躲着人。

现在?

全省展演拿奖,抖音视频爆了50万播放,连孔子文化节都请他们上台。

不是他们运气好,是他们敢想——老年人的“玩”,也能玩成非遗。

他们不喊口号,不搞情怀,就是每天五点准时到湖边。

不带手机,不看微信,只盯着手里的空竹。

后来发现,光转不行,得有观众。

于是弄了LED灯,晚上转起来,像两条游动的光龙。

再后来,觉得光 flashy不够,把太极拳的节奏揉进去,创了个“太极空竹龙”,动作慢,但稳,像老树扎根,不争不抢,却压得住场。

最绝的是跟小学合作。

每周三下午,几个爷爷奶奶扛着空竹进校门, kids从一开始怕被砸到,到抢着要学。

有个小姑娘,回家跟妈妈说:“奶奶说,空竹转得好,人就不老。

”这话听着像童话,可你见过哪个幼儿园老师,能教孩子“用呼吸带动手腕”?

他们没说“传承”,但孩子手上那根绳,已经接住了。

县里给了钱,买设备、做服装、拍视频。

没人喊“老年人该被照顾”,但大家都悄悄在帮。

不是施舍,是觉得这群人,活成了榜样——不躺平,不买保健品,不等着儿女回来陪,自己就能造出一个发光的江湖。

有人问,这有啥意义?

意义就是:当你六十岁,还能让一群10岁的孩子围成一圈喊“再来一次”,你的人生就不只是活着,是在创造值得被记住的时刻。

别再说老年人就该安静养老。

他们比谁都懂,真正的养老,是让日子有劲儿,让人愿意看,愿意学,愿意模仿。

鱼台这群老人没开直播带货,没卖课,也没哭诉孤独。

他们只是每天五点起床,转着光龙,走遍了城市的角落,也悄悄把“老了”两个字,从贬义词,改成了动词——老,可以很燃。

来源:黄瓜的样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