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头一遭!韩国多数人觉得半岛统一没必要,冷漠原因超现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7:07 1

摘要:仅 49% 的人认为统一有必要,而支持 “和平共存” 的比例连涨 9 年,所有年龄段、所有意识形态的人都在往这个方向靠。

严格说,朝鲜和韩国还没结束战争,1953 年的停战协定只是按下了暂停键。

过去几十年,“统一” 几乎是韩国社会的共识,但最新民调狠狠打破了这种惯性!

仅 49% 的人认为统一有必要,而支持 “和平共存” 的比例连涨 9 年,所有年龄段、所有意识形态的人都在往这个方向靠。

更扎眼的是,对朝鲜的 “冷漠度” 从 2015 年的 50.8% 飙到 2025 年的 68.1%。

这不是一时情绪,而是韩国统一研究院说的 “结构性转变”,背后藏着民心与局势的深层博弈。

很多人以为韩国人不想要统一,是因为关系太差,但民调里藏着更理性的算计。

首先是 “成本焦虑” 的淡化,过去总有人担心统一要砸钱救朝鲜经济,可现在韩国人普遍觉得朝鲜日子好过了。

朝鲜靠和俄罗斯的合作,2025 年经济增速冲到 3.7%,光是卖军火就赚了 200 亿美元,相当于全国 GDP 的近八成,粮食和石油危机都解了围。

这种认知直接改变了援助态度,反对向朝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声音,第一次超过了支持者。

但有意思的是,53.8% 的人还支持经济合作,说白了,韩国人不是不想打交道,而是不想 “白花钱”,更想搞平等的生意往来,不是带着优越感的 “救助”。

更关键的是 “统一收益” 的再评估。

过去提统一,总带着历史情怀,可现在年轻人更关心 “统一能给我带来什么?”。

朝俄结盟后,朝鲜把韩国列为主要敌人,军事和核项目还在加速,统一的风险陡增。

反观共存,反而能避免卷入冲突,还能做买卖,这笔账普通人都算得清。

边境的变化最能反映民心转向。

今年 61% 的韩国人反对边境传单和扬声器广播,创下历史新高,这可不是凭空来的 。

过去这些操作真的会闹出人命。

2025 年 9 月就出过事,韩国民间团体放气球飘传单,朝鲜直接用高射机枪开火,子弹落到韩国境内,韩军又回射 40 多发,差点引发更大冲突。

那些扬声器更是边境居民的噩梦。

韩国的广播每天播新闻、K-pop,朝鲜就用噪音干扰,甚至放动物叫声,功率开到最大时晚上能传 24 公里,边境居民根本没法正常生活。

所以李在明就职后一停广播,朝鲜也跟着拆了部分设备,这波操作精准踩中了民众的需求:别搞这些没用的挑衅了,安安静静过日子不好吗?

这种态度不是 “软弱”,而是对 “心理战” 的厌倦。

过去尹锡悦政府重启广播,本想施压朝鲜,结果反而让局势升级,无人机互飞、通路被炸,最后还是得停。

民众看明白了:这些花架子除了添乱,带不来任何好处,不如把精力放在实在的合作上。

韩国民众的心态转变,其实是对半岛局势的 “用脚投票”。

这些年朝韩关系像坐过山车,2024 年朝鲜弃了和解政策,转头和俄罗斯搞 “鲜血同盟”。

韩国只好抱紧美国,结果又激怒朝鲜,形成恶性循环。

普通人没法左右大国博弈,只能选择最稳妥的 “冷漠共存”:不抱幻想,也不搞对抗。

这种转变里藏着两个关键信号。

一是 “代际共识” 的形成:不管是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还是 2001 年后出生的年轻人,都在往 “共存” 上靠。

年轻人没那么多历史包袱,更在意生活质量,老人见过冲突的苦,更懂和平的可贵。

二是 “民间倒逼政策” 的可能,李在明停广播、反对传单,本质上是顺应了多数人的意愿,而朝鲜拆设备的回应,也说明这种民间共识能给局势降温。

不过也有专家泼冷水,说韩国在半岛问题上更像 “棋子”,朝鲜盯着的是美国,能不能真的缓和,决定权不在韩国这边。

但民心的力量从来不能小看,当 68% 的人选择冷漠以对,当 61% 的人反对挑衅,这种 “不想折腾” 的共识,或许会成为半岛最稳的 “压舱石”。

韩国民调的变化,与其说是 “放弃统一”,不如说是 “回归现实”。

70 年的紧张局势告诉人们,靠情怀和挑衅解决不了问题,理性的共存反而能打开空间。

未来半岛会走向何方?或许就藏在这 68.1% 的 “冷漠” 里。

不是麻木,而是清醒,不是割裂,而是先学会好好相处。

毕竟,能和平共存,才有可能谈更远的未来。

来源:南破青丝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