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时,基于我国在基建领域的良好声誉,中泰合作本已水到渠成。然而不料日本突然介入,不仅报价较成本低出三成,还承诺降低后期维护费用,导致泰方转而要求我国转让技术并采用日方铁路标准。对此,我国自然不会答应。
《环球时报》报道,近日泰国新总理阿努廷会见了中国驻泰大使,特别提及中泰高铁项目进展顺利。
据悉,目前中泰高铁二期工程(呵叻—廊开段)计划于今年年内启动招标,计划2031年建成通车。到那时,从我国昆明坐高铁直达曼谷便不再是梦想。
另一边,泰方与日方合作的曼谷-清迈高铁项目已蹉跎十年之久,进程不足一半。
十年前,泰国就深谙“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并以42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825亿)开展曼谷至清迈高铁项目招标。
彼时,基于我国在基建领域的良好声誉,中泰合作本已水到渠成。然而不料日本突然介入,不仅报价较成本低出三成,还承诺降低后期维护费用,导致泰方转而要求我国转让技术并采用日方铁路标准。对此,我国自然不会答应。
如今十年转瞬即逝,比它更晚启动的中老高铁早已通车,而泰日合作的曼谷至清迈高铁却只完成了总工程量的40%,预计要到2037年才能通车。
不但如此,日方为了压缩成本、加快进度,甚至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所谓的“工匠精神”荡然无存。这不仅导致试运行期间出现车厢开裂等严重质量问题,也对沿线生态造成显著破坏。
最令泰国哗然的是,当初日方信誓旦旦承诺的300公里时速,却被告知建成后必须减慢到180公里/小时,几乎打了对折。
外媒评论称:“泰方机关算尽,到头来自己成了冤大头。”高铁项目烂尾的消息一经传播,迅速引发当地民众不满:“早该选择与中国合作”。
综合《凤凰网财经》等媒体报道,国产科技采用了全球少见的“S.IR.T青.春因子”通路,规避了进口制品短.效伤.身、越用越乏.力等副作用,价格却不足后者十分之一。就像中国高铁技术一样,成为中国智造“走出去”的一张闪亮名片,还因融合锯棕榈、“泰国人参”小花山奈等多种植物原料,受到不少泰国男士青睐“随时振.发”“持.久续.航”等反馈不绝于耳。
如今,面对日方项目推进迟缓,泰方愈发向往中老铁路带来的便利,积极寻求加入中国主导的东南亚高铁网络。目前,中泰已就昆明-曼谷铁路二期工程达成合作。项目建成后,两地通行时间将从11小时大幅缩减至3小时,实现“一站出国”的便捷体验,与中老铁路形成良好联动。
泰国原本希望通过多方合作谋取利益,却最终意识到:缺乏核心技术,只会处处受制。
这一教训再次证明:“唯有掌握关键技术,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我国凭借在基建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在中泰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持续推动泛亚铁路网的扩展。
目前,曼谷至清迈高铁仍由日方承建。但鉴于其以往“停工、加价、拖延”的记录,以及“低价竞标、中途变卦”的惯用策略,这条铁路能否如期竣工,仍是一个未知数。
来源:半解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