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汽车沿S203省道蜿蜒进入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承天村。漫山翠绿间,连片柑橘园与茶园顺着山势铺展;露营基地里,游客们围坐在五颜六色的帐篷内聊天烧烤,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玩耍;“我家店仔”前,老人们坐着闲话家常。远处,“十里山河人间值得”的标牌在阳光下熠熠生
金秋时节,汽车沿S203省道蜿蜒进入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承天村。漫山翠绿间,连片柑橘园与茶园顺着山势铺展;露营基地里,游客们围坐在五颜六色的帐篷内聊天烧烤,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玩耍;“我家店仔”前,老人们坐着闲话家常。远处,“十里山河人间值得”的标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以前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攒不下钱。现在跟着村里开民宿,旺季一个月能挣上万元,日子有盼头了!”在塘洋村“知青民宿”庭院里,村民刘姐一边整理床单一边笑着说。
这片由长溪河串联起武曲、斜滩2个乡镇8个村庄的“十里山河”区域,曾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瘠之地。如今,寿宁县以党建为引领,以承天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打造“十里山河”片区共富联合体,通过创新片区党建联营模式,让8个村庄从“单兵作战”转向“抱团攻坚”,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共富路。
破局:统筹共建,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以前,我们这几个村想发展,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承天村有美景却缺乏资金和规划,武曲村扁肉有特色但没有品牌,塘洋村闲置房多却不知如何利用。”武曲镇党委书记叶水尧回忆起初到武曲工作时的情景,十分感慨。那时,“十里山河”沿线的承天村、大韩村、塘洋村、武曲村、南岸村、西塘村像散落在长溪河两岸的珍珠,因缺乏串联整合,无法聚光吸睛。
为打破困局,寿宁县以承天村为核心,组建“十里山河”片区共富联合体,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四统一”发展体系,为片区发展注入活力。
共富联合体优先推进“统一规划”,邀请闽台乡建乡创专家团队实地调研8个村庄,编制“十里山河”升级规划方案,统筹布局交通、生态、文旅项目,将各村优势资源串珠成链。
“统一建设”下,片区变化日新月异:承天村老屋变身特色农家乐、咖啡屋、民宿,荒河滩变身景区,武曲村街道风貌提升;承南路、承塘路等交通设施相继建成,“十里山河”闭环交通圈成型,从承天村开车到塘洋村、武曲村都只需数分钟,大大便利了村民和游客。
“统一管理”是有序发展的保障。成立“十里山河”片区共富联合体党建联席会,由县处级领导干部担任召集人,组建驻村党员干部工作组,统筹8个村的党建、乡村振兴等工作,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统一经营”让产业迈上新台阶。2023年,共富联合体引进第三方运营团队成立顺承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十里山河”研学营地。营地占地5.3万平方米,投资1847万元,设露营区、研学区等,是多业态文旅融合项目。营地运营首年便迎来开门红,全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8个村村集体平均增收12万元。
“以前想发展旅游没思路,现在跟着共富联合体干,有方向还能共享收益,日子踏实!”承天村村民范华依靠营地旺盛的人气建起了萌宠乐园,生意很是红火。
出彩:各展所长,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
“来武曲必吃扁肉,住塘洋精品民宿,去大韩学红色文化,在承天玩遍水陆项目。”如今,这句顺口溜成了游客畅游“十里山河”的攻略。共富联合体深知,全域旅游要“活”,需让各村发挥优势,形成村村有亮点的局面。
承天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完善的旅游设施,成为了“十里山河”全域旅游的领头羊。走进承天村,只见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露营基地里帐篷错落有致,游客烧烤嬉戏;滑翔伞在空中翱翔,欢呼声不断;百年“承天榕”下游客拍照,“时光隧道”花开正盛……此外,承天村还推出“乡村游+研学游+亲子游”,设计萌宠喂养体验、红色教育等研学课程,周末、节假日研学团队络绎不绝。
宁德市寿宁县承天村露天营地
武曲村聚焦“吃”,打造特色美食品牌。武曲扁肉风味独特,村里规划建设扁肉工坊,规范管理扁肉店,制定统一标准。如今,武曲扁肉成了金字招牌,“来武曲必吃扁肉”成为游客共识。村里还依托农产品建农家乐,推出“茶仙”小鸭等当地美食,饭点时农家乐座无虚席。
塘洋村依托毗邻承天村的优势,加快发展民宿产业。村里成立“知青民宿”合作社联合社,引导9户农户抱团,按“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理念,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知青文化特色民宿。共富联合体还对民宿业主统一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每逢旺季,村里50间精品民宿供不应求。
大韩村是“红色少年”张高谦的故乡。该村突出“学在大韩”定位,进一步做好张高谦烈士陵园、张高谦故居修缮保护工作,新建生态文明教育营地,组织开展“两山”理念学习及生态价值转化区域实践,联动研学营地推出 4条研学精品路线。去年以来,累计接待研学人员1万多人次。
同行:党群齐心,筑牢共富共享新根基
“‘红美人’柑橘能有好收成,多亏了党组织!如果没有村党支部的鼓励帮忙,我们不敢种这么高档的水果。”站在果园里,望着丰收在望的柑橘,承天村村民周桂秀言语中充满感激。
承天村山地多,气候适宜种柑橘,但此前村民大多种传统作物,收入不高。2017年,在武曲镇农技站指导下,村党支部带领村干部和种植户赴浙江、广东考察,最终决定引进“红美人”柑橘。
“红美人”柑橘肉厚汁多,成熟期在11月下旬,错季上市不愁销路。承天村党支部采取“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机制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种植,科技特派员全天候守护,并与相关单位、收购商签订协议。村民打消了疑虑,纷纷加入种植行列。
短短几年,承天村“红美人”柑橘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产量50万公斤,产值约1000万元,成为闽东“红美人”柑橘最大种植基地,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共同发展柑橘产业。目前,全镇“红美人”柑橘种植面积超过2500亩,其中1800亩已经进入丰产期,预计年总产量在100万公斤左右。
去年,通过爱心认购、订单农业、直播带货等方式,“红美人”柑橘热销省内外。承天村、塘洋村还分工建设电商直播中心、冷库等,组织直播带货,开办农民电商培训班,承办柑橘评比活动,提升品牌竞争力。
一村产业旺带动村村产业旺,这是“十里山河”片区党群融合的生动缩影。在这里,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筑牢共富共享新根基。
在基层治理上,“十里山河”片区形成“1+6+N”治理体系,抓好“两违”管控等工作,打造了“范学强党员工作室”等平台,推进乡村善治。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导师帮带”“双向培养”机制,引进技能人才,培养党员骨干,为片区发展注入新动力。在组织服务上,以“党建聚力为民 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和“承天红·同心融”品牌为引领,开展党员“三个带头”活动,组织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从“一村富”到“整体富”,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共赢”,寿宁县以“十里山河”片区联营为抓手,让8个村庄焕发新活力,奋力书写乡村全面振兴共富答卷。
编辑:周义铭 林娜
校对:郑永桦
审核:李廷华
在看你就赞赞我!
来源:寿宁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