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两当小城,“志愿红”不是高悬的标语,而是千余名志愿者扎根民生一线的鲜活实践。“红马甲”们走进文旅活动、社区街巷、田间地头,用一桩桩实事、一缕缕暖情,勾勒出基层志愿服务的生动图景,让“我爱两当・两当有我”志愿服务的品牌誓言,化作浸润烟火气的温暖答卷。
在两当小城,“志愿红”不是高悬的标语,而是千余名志愿者扎根民生一线的鲜活实践。“红马甲”们走进文旅活动、社区街巷、田间地头,用一桩桩实事、一缕缕暖情,勾勒出基层志愿服务的生动图景,让“我爱两当・两当有我”志愿服务的品牌誓言,化作浸润烟火气的温暖答卷。
01
文旅活动的“守护员”
近期,“村超”甘肃赛区两当邀请赛赛场上,数百名志愿者维持秩序、礼仪服务、解说赛况、翻举赛牌、加油呐喊......,让赛场内外既沸腾又有序,为乡村体育圆满开展保驾护航。刚刚结束的两当县第九届自行车公开赛场,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赛道,用热情温暖赛场。国庆小长假期间,在两当兵变纪念馆,穿红马甲的“小小讲解员”声情并茂,把革命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游客纷纷称赞:“孩子讲得比广播还明白,是红色阵地上的小太阳!”。今年6月,两当云屏山地挑战赛打响时,志愿者们更是晨曦未露各自就位,赛道旁守着安全岗,热情指引参赛者;后勤组日夜不停运转物资,确保水、食物及时供应,用专业与坚守助力赛事圆满完成。“七夕”当天,“两青相约・当燃七夕”活动现场,志愿者摆鲜花、备零食、绑气球,还为金婚老人定格幸福瞬间。
02
老少同乐的“好管家”
“白天要干活,怕孩子往河边跑”“作业没人管,总看电视”。村民的担忧,是许多乡村家庭的心病。这个暑期,青年志愿者带着书籍、文具走进5个乡镇,为147名乡村孩子开设托管班,既辅导作业、做心理疏导,还讲安全知识。站儿巷社区红色故道驿站里,“爱心爷爷奶奶”定期组织绘本共读、教孩子下象棋,讲防溺水、交通安全知识,给老人普及反诈技巧、应急救护常识,温馨场景天天上演。退休老教师唐叔叔说:“志愿者们真是我们的‘好管家’,看着孩子笑、老人乐,我们心里也充实。”
03
小区治理的“先锋队”
面对“三无小区”杂物堆积、墙面斑驳、飞线缠绕的乱象,城关镇志愿者带着扫帚、涂料上门,主动清理废弃杂物、搭手刷新脱落墙面、整治飞线“蜘蛛网”、帮居民把可用旧家具搬到楼下晾晒,让原本灰暗的小区焕然一新。在小区管理的问题上,志愿者们牵头召集居民开“议事会”,一起定公约、建机制,推动小区从“志愿者帮着治”变成“居民一起管”。曾经“脏乱差”的小区有人管了,矛盾少了,邻里和了,人气足了。小区巷口常有老人下棋、孩子嬉戏,满是生活的暖意。暑假期间,更有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拎着扫帚、簸箕清扫街道,主动融入城区环境卫生治理,为我们践行着榜样的力量。大学生张茜茹说:“家乡养育了我,能用青春力量让它更干净宜居,是责任也是荣幸。”
04
农忙时的“抢收者”
菌菇采收季,志愿者助农小分队钻进站儿巷镇崖角村的羊肚菌大棚,左手扶菌棒、右手持小刀轻轻旋转,朵朵鲜嫩的羊肚菌顷刻间装满筐子。志愿者们不仅帮菇农抢收装运,而且主动对接商贩上门收购,一举破解“采收急、销路愁”的双重难题。金秋玉米成熟时,“红马甲”又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忙掰玉米,有的装袋,有的帮忙扛运,原本需要数日完成的秋收,半天便推进大半。他们用“接地气”的行动让助农服务落到实处。
05
生活里的“贴心人”
云屏镇的独居老人院里,志愿者打开理发箱,支起镜子,拿起推子,一边为老人修剪头发,一边拉着家常,欢声笑语让原本寂静的小院瞬间热闹起来。
“今天阳光好,我顺便给您把被子晒一晒。”“阿姨您看,点微信上的这个按钮,就可以和您的女儿打视频了。”“叔,电灯线给您换好了。”这些微小的事情,是云屏镇志愿者们的工作日常,也是他们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最真实的剪影。城关镇的暑期托管班里,“爱心妈妈”带着孩子们做手工、辅导作业、玩游戏。她们成了孩子们最依赖的人,也是家长最放心的人。高温天里,社区志愿者挨家排查老旧小区水电隐患,在楼道贴满安全提示,遇着买菜的老人就顺手接过菜篮送回家。这些生活里的暖意,在细微处悄悄弥漫。志愿者们成为社区街巷最贴心的人。
在两当,“志愿红”从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而是市集旁、田埂上、楼道里触手可及的“小温暖”。它藏在你帮我搭把手、我为你递瓶水的日常里,融在老少同乐、邻里互助的热闹中,一点点漫过街巷与田野,让这座小城的烟火气更加祥和、浓烈。
来源:陇南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