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当中,有这么一幕令无数观众印象深刻,年轻的毛主席刚刚出场时,天空下着大雨,环境一片灰暗,底层的穷苦百姓在水泥地里挣扎,哭喊声不绝于耳,上流社会的富家少爷坐在车里,笑看人间疾苦。这个时候,年轻的毛主席踏着泥水跑来,他逆流而上,仿佛
在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当中,有这么一幕令无数观众印象深刻,年轻的毛主席刚刚出场时,天空下着大雨,环境一片灰暗,底层的穷苦百姓在水泥地里挣扎,哭喊声不绝于耳,上流社会的富家少爷坐在车里,笑看人间疾苦。这个时候,年轻的毛主席踏着泥水跑来,他逆流而上,仿佛要撑起一片新的天地。
这艺术性的一幕,让人感叹导演的拍摄手法,也不禁让人思考,那个时候,初出茅庐的毛主席到底面临着多大的压力。他有着远大的志向,想为底层百姓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但社会大环境却总是和他作对,反动分子阻挠的力量始终不断。当他隐姓埋名,默默奋战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孩子被抓进大牢,忍受折磨。后来怀念妻子杨开慧的时候,毛主席写过一句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多年之后的一句诗,让人不难想到,当毛主席听闻杨开慧烈士被抓入狱时,内心会有多么痛苦,压力又会有多大。这意味着他不得不在至亲至爱之人和自己的理想中间做一个抉择,世间难有两全之事,他选择了后者,就必须接受前者的离去。杨开慧烈士其实做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他们都是甘愿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英雄人物。
可是一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就这样破碎,年幼的孩子流落上海街头,夜深人静之时,毛主席恐怕辗转反侧过不知多少回。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但毛主席顶住了,并且能坚定的在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远,1934年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作为领导者,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长征是一条只有去处而没有来路的征程,他们无法回头,因为前有虎狼后有追兵,只能闷着脑袋向前走。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展开了一场拉锯战,对方有后勤有补给线,但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必须在重重围困之下拼杀出一条血路,才有办法保留革命的火种。
当你作为一支队伍的领导者,每一天都会看到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牺牲时,你的内心会有多痛苦?当你作为军事和政治的决策者,很多命令都会遭到身边人的质疑时,你的内心是否会动摇?当你作为集体的精神支柱,却不知道这条路还要多久才能抵达目的地时,你又能否支撑着其他人一起走到最后?这些残酷的问题,很多人的答案可能都是否定的,但是毛主席的心里却只有一个肯定答案。
有人说,红军长征是一次对革命队伍的流放,甚至这一次征程的性质比流放更加可悲。因为流放尚且还能看到一丁点希望,但长征是孤注一掷,只有赌赢了,伟大的事业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然而在毛主席那里,他敢赢不怕输,并且从来就没想过输的可能性。
还记得去年的8月1日,中国乒乓球队的运动员樊振东作为独苗,与日本名将张本智和展开了一场乒乓球男子单打的艰难对战。他从0:2落后的局面强势逆袭,逆风翻盘,最终以4:3的比分战胜对手,在八一建军节当天献给了军队最好的礼物。赛后采访中,他说自己敢赢不怕输,那个时候就有网友评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某位先辈的影子。
虽然网友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个某位先辈指的是谁。毛主席的这份精神力量又何止鼓舞着运动员,它鼓舞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当我们在工作上遇到挑战时,当我们在生活中面临他人的质疑和否定时,当批评的声音接踵而至时,我们不妨想想几十年前的毛主席,如何会把这些压力放在眼里?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毛主席的压力也不容小觑。1945年蒋介石向毛主席发出邀请,请他去重庆参加和平谈判,只要谈的好,内战就有可能避免。毛主席明知那是一场鸿门宴,去了很有可能丢掉性命,但还是坚持要冒着风险亲自前往。但凡有一点规避战火的可能性,毛主席都不愿意再让老百姓陷入战火纷飞的痛苦之中。
在重庆谈判中,毛主席代表我党做了许多让步,只要不涉及到原则性问题,毛主席都能退让。他的退让和妥协,同样也是顶着旁人的不理解和舆论压力的,因为他知道什么最重要,只要能为人民幸福谋利益,那他情愿背负骂名。只可惜谈判最终破裂,内战还是爆发,那么这场仗就一定要赢。
前期的纠缠和拉锯,后来的三大战役,最后的渡江战役,再到解放海南岛,毛主席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外人看来也许是举重若轻。但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书房的灯有多久没有灭过,书桌上的文件被翻得已经起了毛边,烟灰缸里被抽剩的烟蒂一支接着一支,吃饭睡觉,通通都得排在工作后面。
1950年,他顶着压力也要让志愿军出征,最终打赢了抗美援朝战役,为中国赢得了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1953年,他顶着压力也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让老百姓个个都能吃饱饭。
1960年,他顶着压力也要推动科研计划上马,因为核武器才是我们手中的利剑。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粹性的我党,没有我党,就没有改头换面的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安稳的生活。
历史的细节总是环环相扣,这中间但凡有一步出了差错,今天的我们可能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们对先辈们怀着无比尊崇的感恩之心,也将永远向他们学习。毛主席所承受的压力,放眼全球无人能比,他的抗压能力,放眼全球同样无人能及。天不生润之,万古如长夜,光明来之不易,精神支柱的力量始终笼罩着中华大地。
来源:诺言卿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