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种了大半辈子菜,眼见风把土地吹得松软,便知春播莴笋的时节到了。我们这辈人,把日子过在菜畦里,把盼头种进泥土中。莴笋从播种到上桌,就像看着自家娃长大,满是滋味。今天就给大伙分享我的种植经验!
我种了大半辈子菜,眼见风把土地吹得松软,便知春播莴笋的时节到了。我们这辈人,把日子过在菜畦里,把盼头种进泥土中。莴笋从播种到上桌,就像看着自家娃长大,满是滋味。今天就给大伙分享我的种植经验!
底肥追肥给足,莴笋才能“吃饱长壮”。
“地壮苗才旺”,这是我爹传下来的道理。种莴笋前,我得把腐熟的农家肥充分拌入地里。翻开黑黢黢的肥土,那股醇厚味儿,闻着就踏实。早年我犯懒,底肥没给够,莴笋长得像麻杆,嚼起来柴得很。打那以后,我再没在底肥上马虎过。
等小苗长出几片叶,追肥就得跟上。头回到莲座期,我提着豆饼水挨棵浇;第二回到茎秆膨大时,抓把磷钾肥撒在根旁。没几天,茎秆“噌噌”往上蹿,像吃了劲儿,我看着就乐。
浅埋种子,看小芽儿在土里“冒头”,比啥都欢喜。
莴笋种子细如灰尘,播种时我拿手轻轻一捻,薄薄盖层土,生怕埋深了闷坏它。每天早晚我都去菜畦边看看,土干了就浇点水,嘴里念叨:“小芽儿快出来吧,咱地儿敞亮,亏待不了你。”
约莫一周后,清晨去看,泥土缝里钻出嫩生生的小脑袋,细茎顶着两片圆叶,像小蚂蚁般可爱。等长到四五片叶子,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挪到新畦里,带着土坨挪。小家伙们也懂事,没几天就扎根长开了。这生命从泥土里钻出的劲儿,我看了几十年,仍觉神奇。
光照和间距,得给莴笋留够“喘气”的地儿。
莴笋像我,喜欢大太阳。我把它种在菜园最亮堂处,每天至少让它晒六七个钟头。有回我把几棵苗挪到树荫下,没几天叶子就发黄,我赶紧又挪回太阳地,这才缓过来。
间距也不能马虎,我都是按二十公分距离栽。前年我贪心种密了,菜棵子挤在一起,通风不好,蚜虫像赶集似的往上爬,费了好大劲才治住。今年我严格按间距来,你看这菜畦里的莴笋,棵棵精神,叶片油绿发亮,病虫害也少了。这“距离产生美”,在菜地里也适用。
六月“笋”喜,把自家园子的脆嫩,端上咱家饭桌。
从春播到夏收,也就俩月。看着菜畦里莴笋茎秆粗壮、叶片舒展,我拿着镰刀采收时,心里像揣了蜜。
摘下的莴笋,去皮切片,清炒时放把蒜末,那脆嫩清甜,能鲜掉眉毛;跟五花肉一炒,笋片吸饱肉香,我家娃能多吃一碗饭;就算凉拌,也是夏日里的清爽美味。最让我得意的是,街坊四邻吃着我种的莴笋,都说“还是自家园子种的地道,新鲜又对味儿”。这种从土地到餐桌的踏实,是集市上买的菜比不了的。
声明:我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种菜经验,咱庄户人不玩虚的,菜友们照着种,保准能尝到自己种的莴笋有多香!
来源:菜菜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