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黑马之姿当选国民党主席,得票超过第二名郝龙斌与第三名罗智强之和。蓝营县市长纷纷站出来,呼吁党内团结一起拼2026和2028两场选举。可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却阴阳怪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这次投票率和党主席得票数都很低,显示党员参与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后,赵少康跳出来发表小丑言论,蒋万安秒变脸,馆长忍无可忍发警告。
这场权力交接本是蓝营重整旗鼓的机会,没想到刚开票就陷入内耗,连民间都看不下去了。
2025年10月18日,郑丽文以黑马之姿当选国民党主席,得票超过第二名郝龙斌与第三名罗智强之和。蓝营县市长纷纷站出来,呼吁党内团结一起拼2026和2028两场选举。可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却阴阳怪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这次投票率和党主席得票数都很低,显示党员参与度不高,还建议郑丽文加大改革力度,降低和消除“亲中”力量,否则会令不出党中央。
赵少康的话引来了各方群嘲。在蓝营各路力量都喊“团结”的时候,他偏偏挑动党内对立,在两岸问题上制造消极因素。更让人愤怒的是,他的发难不是临时起意——投票前一周,这位74岁的政坛老将就埋下伏笔,影射郑丽文“受北京支持”,甚至要求民进党国安单位介入调查所谓“大陆网军干预选举”,这种“引清兵入关”式的操作,早就让蓝营支持者怒火中烧。
其实投票率低迷的说法就是个舆论陷阱。本次选举虽说是党内事务,却吸引了超过20万党员参与投票,其中黄复兴党部(前军人系统)的投票率高达82%。这一铁蓝基本盘的坚定支持,正是郑丽文胜出的关键底气。赵少康选择性忽略核心数据,单方面放大“参与度不足”的表象,实质是想否定选举合法性,为自己后续的“清党”主张铺路。他抛出的“消除亲中力量”言论,精准踩中了美国对台战略的核心诉求——在中美博弈升级期,绝不允许台湾出现“认同统一”的政治力量,这种与外部势力的默契配合,让他“博出位”的意图昭然若揭。
赵少康的搅局还没平息,蒋万安的立场转变就完成了战术调整。作为台北市长、蓝营少数维持高支持度的政治明星,蒋万安在选前明确站队郝龙斌阵营,他的办公室在10月15日还公开表示“认可建制派的稳定作用”。可10月18日下午3时选举结果公布,下午5时蒋万安就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祝贺声明,强调“将全力配合新主席的团结部署”。这种间隔仅两小时的态度反转,堪称现实政治的典型操作。他心里很清楚,蓝营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已经因派系倾轧丢失了3个关键县市,要是此时再站错队,不仅会失去基层支持,更可能断送2028年的参选资格。这种基于利益计算的“秒变脸”,虽规避了分裂风险,却也暴露了蓝营核心人物的投机心态。
就在国民党高层陷入内耗之际,来自民间的“炮火”精准命中了要害。10月20日晚8时,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开启直播,镜头前的他拍桌怒吼,用最直接的话语发出最后通牒。这位拥有数百万粉丝、30岁以下支持者占比超七成的民间意见领袖,不是普通的旁观者——6月他曾带着直播镜头登陆,用上海高铁、城市建设的实景画面,当场戳破民进党“大陆落后”的谎言;此次发声前,更因喊出“反对司法打压”被台检方约谈,早已成为民间反绿力量的象征。
直播中,馆长直击蓝营死穴:“六个人参选,票源撕得稀烂,五个男的打不赢一个女的,还好意思谈改革?”他抛出的“蓝白战友论”,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立法院”新会期,国民党与民众党曾有过17次技术性合作,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长更离不开民众党的关键票数。他警告的不仅是郑丽文,更是整个蓝营建制派:“下次县市长选举搞公平初选,再搞派系操盘,年轻人不会再投你们票!”这番话的分量远超政客演讲,直播弹幕中“别再内斗”的呼声刷屏,民间力量倒逼政党改革的态势已然形成。
郑丽文的应对展现了战术定力。面对赵少康的挑衅,她没有正面接招,而是在10月21日的党团会议上明确划定路线:“国民党不能再被动防守,更不能怕被扣帽子就模糊立场。”她拒绝陷入“亲中”“反中”的标签战,转而强调“稳住基本盘、争取中间选民”,这种策略既安抚了深蓝群体,又避免了被绿营攻击。更关键的是,她公开回应馆长的呼吁,承认“民间监督是改革动力”,这种对民间力量的接纳,正是此前朱立伦、江启臣等前主席缺失的意识。
这场权力交接后的连锁反应,本质是国民党路线之争的集中爆发。赵少康背后的建制派,仍抱着“亲美拒统”的旧思维,试图维持与外部势力的默契;蒋万安代表的中间派,在利益与理念间摇摆不定;郑丽文则试图走一条“整合基层+对接民间”的新路径,而馆长的警告,正是给这条新路加上了“紧箍咒”。
从历史维度看,蓝营的内耗早已不是新鲜事。2000年陈水扁上台,源于宋楚瑜脱党分裂票源;2016年蔡英文执政,与朱立伦、王金平的派系斗争直接相关。如今2026年县市长选举在即,2028年“大选”已进入预热期,民进党正盯着蓝营的每一个破绽。赵少康的“分裂言论”、蒋万安的“投机表态”,都是在给对手递刀——民进党当局已开始炒作“国民党内部分裂”,试图复制过往的胜选逻辑。
但此次局势已有不同。郑丽文的“中国人认同”表态,激活了沉寂多年的统派力量;馆长的民间警告,让蓝营无法再忽视基层声音;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台战略的“操盘痕迹”愈发明显,赵少康被疑受外部指使的言论,已引发岛内对“主权被操控”的警惕。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让国民党的团结不再是简单的派系妥协,而是关乎生存的必然选择。
有网友说:“郑丽文就一网红喷子,根本整合不了国民党。”可更多网友在弹幕里刷“别再内斗”,民间早就看烦了派系那套虚的。我觉得网友的眼睛是亮的,蓝营要是再抱着旧思维内耗,年轻人真的不会再买账。
郑丽文当选后的内耗,暴露了蓝营的老问题——建制派的旧思维、中间派的投机、基层的失望。现在郑丽文要做的,是整合建制派与中间派,回应民间诉求,可她能扛住外部压力,带蓝营走出内耗吗?
要我说,蓝营现在最该醒过来。郑丽文不接赵少康的招,强调“稳住基本盘”,还接纳民间监督,这步走对了。可要是建制派还想着“清党”、中间派还投机,那蓝营真的没救了。民间盼的是团结拼选举,不是看你们窝里斗。
这事你怎么看?
来源: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