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生活艰辛有多严重?通常只能活三四十年,寿命终结较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4:22 2

摘要:清代皇室有个规矩,孩子刚生下来,不庆祝,活过一百天,才摆酒席,这不是什么传统讲究,是因为死的太多了。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一个朝代209个皇帝,平均活39岁。

你没看错,连皇帝都活不过40,普通人能活多久?

答案比你想象的更残酷。

——《壹》——

清代皇室有个规矩,孩子刚生下来,不庆祝,活过一百天,才摆酒席,这不是什么传统讲究,是因为死的太多了。

婴儿夭折率高到什么程度?百日是一道鬼门关。

闯不过去的,连名字都来不及起,民间更惨,中世纪的欧洲,945个有记载的孩子,25%死在1岁前,48%活不过3岁,这还是有钱人家的数据。

穷人?根本没人统计。

有人说,古代不是有很多长寿老人吗?历史书上六七十岁的大有人在啊,这就是平均寿命最大的误导,民国时期,实业部做过详细统计。

结论是30岁左右,但30岁不等于所有人都死在30岁。

而是一半孩子死在襁褓里,直接把平均数拉下来了,夭折意味着寿命为零,十个婴儿死五个,剩下五个活到六十岁,平均也只有30。

数字不会骗人,但会让人误解。

唐朝到清朝,一千三百年,凡是活过10岁的,预期寿命能到40多岁,活到30岁的,继续活到60岁很常见,问题是,太多人活不到10岁。

秦朝末年,2000万人,汉初,600万。

70%的人死了,西汉末年,5959万,东汉初,2100万,又是65%没了,这是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常态,有人说,那是战死的士兵吧?

错了,战争杀的不是士兵,是秩序。

军队开拔前要征粮,地方官挨家挨户收,收不够?抢,兵过如篦,比强盗还狠,粮食没了,地种不了,饿死一批,军队过境,烧杀抢掠,死一批。

伤兵带回来瘟疫,再死一批。

太平天国那场仗,从1851年打到1877年,1118亿人死亡,这不是战场数字,是整个社会的崩塌,三国时期,史书记载的名人平均寿命57.3岁。

到了西晋,直接掉到52岁,战乱一起,所有人都得死。

——《贰》——

公元前430年,雅典和斯巴达打仗,雅典兵强马壮,胜券在握,突然一场瘟疫,四分之一的军队死光,战争输了,帝国没了,罗马更惨。

疟疾让整个帝国的人长期虚弱。

军队都是外族雇佣兵,打了几百年仗,自己人已经打不动了,最后东西分裂,彻底完蛋,16世纪,西班牙人去美洲,带去了天花。

阿兹特克帝国,2500万到3000万人。

50年后,剩300万,印加帝国,直接崩塌,天花对印第安人来说,就是灭族之灾,中国也一样,公元2年,汉朝有1230万户。

到了742年唐朝,只剩890万户。

中间三百年,南北分裂,战乱不断,但杀人最多的不是刀剑,是鼠疫、霍乱、天花,英国历史学家说得很直白:"人类有三大敌人,瘟疫、饥荒、战争。"

瘟疫排第一,古代没有抗生素。

感冒都能死人,一场传染病来了,全村全镇一起埋,19世纪,俄国3000万人得了斑疹伤寒,300万人死了,沙皇政权,就这么倒了。

不是革命推翻的,是瘟疫先把人杀光了。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洪水来了,跑不掉,旱灾来了,颗粒无收,朝廷组织修堤坝,听起来很好,实际上是送死,几十万人去挖河道,累死饿死的比淹死的还多。

修一个水利工程,征调民夫死亡数"不计其数"。

什么叫不计其数?就是死太多了,懒得统计,饥荒来了,人吃什么?树皮,草根,观音土,观音土是一种白色的泥土,能填饱肚子。

但消化不了,吃下去,肚子胀得像鼓。

最后活活憋死,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老人们还记得,很多人就是这么死的,古代女性平均活不过40岁,不是因为体质弱。

是因为生孩子,产褥热,大出血,难产。

每一项都能要命,没有消毒,没有剖腹产,没有抗生素,产婆就是用一双手,摸着黑接生,孩子出不来,就硬拉,大人死了,算命不好。

——《叁》——

有人说,皇帝吃得好住得好,应该长寿吧?数据打脸,209个皇帝,平均39.2岁,活过80岁的,只有5个,乾隆89岁,算最长寿的。

梁武帝85岁,武则天81岁,就这几个。

70多岁的也就十来个,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就没了,为什么?开国皇帝打仗打出来的,平均寿命竟然比守成皇帝高。

守成皇帝,好吃好喝,御医一堆,反而死得早。

平均寿命45.8岁,开国皇帝,东征西讨,医疗条件差,却能活到50多岁,原因很简单,守成皇帝吃得太好,动得太少,压力太大。

开国皇帝骑马打仗,身体壮,这说明什么?

生活条件太好,未必能长寿,关键是生活方式,但这只是皇室的特例,对普通百姓来说,连吃饱饭都难,哪有什么生活方式可以选?

《周礼》《礼记》记载,先秦时期平均寿命30岁。

汉朝稳定了,也就25到30岁,三国乱了,掉到57岁,西晋更乱,52岁,隋唐盛世,经济繁荣,升到40岁,宋代还算不错,墓志铭统计,男性平均60.69岁。

但这是有墓志铭的人,穷人死了,谁给立碑?

清朝被称为"垫底时期",平均寿命又降了,为什么?战争、瘟疫、人口暴增,土地不够分,饿死的人越来越多,19世纪,英国学者做过研究。

全世界的平均寿命都在30岁左右徘徊,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是整个人类的困境。

1800年之前,全球人口预期寿命没什么变化,都是30岁上下,19世纪下半叶,欧美开始变了,工业革命来了,医学进步了。

抗生素发明了,传染病能治了。

疫苗普及了,天花、霍乱能防了,营养改善了,饿死的人少了,人类的寿命,开始暴涨,20世纪初,亚洲非洲也跟上了,中国的数字最直观,解放前,25岁。

1957年,57岁,1981年,68岁,现在,77岁,两百年,翻了一倍多。

——《肆》——

寿命延长了,问题又来了,人活得久了,病也多了,老年痴呆、癌症、心脏病,这些病古代也有,但古人活不到得这些病的年纪。

现在医学界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疾病压缩假说,认为人类寿命有极限,健康期占比会越来越高,第二种,疾病扩展假说,认为寿命没极限,但带病生存的时间也在延长。

第三种,动态平衡假说,认为轻度疾病会增加,但重度疾病期相对稳定。

哪种对?还在争论,但有一点很明确,健康的长寿,才是真正的长寿,只是活着,意义不大,第一,婴儿死太多,没有疫苗,没有抗生素,没有消毒。

一场小感染,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传染病防不住,鼠疫、霍乱、天花、疟疾,一场瘟疫,死一半人,第三,战争和饥荒是常态,和平年代太少,动荡年代太多。

人祸加天灾,活着就是运气。

古代人平均30岁,不是说30岁就死,而是太多人活不到30岁,那些活下来的人,60岁、70岁也很常见,但问题是,活下来的太少了。

十个孩子,死五个,这就是古代的常态。

两百年前,全人类都这样,不分中国外国,不分穷人富人,皇帝也活不过40岁,百姓更没指望,我们能活到70、80岁,不是因为基因变好了。

是因为战争少了,瘟疫控制住了,饥荒没了。

是因为有抗生素、疫苗、现代医学,是因为社会稳定,科技进步,这一切,都是最近两百年的事,古人不是不想活,是活不下去。

我们能活到现在,已经赢了99%的古人,珍惜吧。

来源:渊林史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