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段执法记录仪下的真实枪战,视频中的警员正拼命跑向警车,试图逃离现场。
这是一段执法记录仪下的真实枪战,视频中的警员正拼命跑向警车,试图逃离现场。
这片区域是歹徒针对警方精心而设的陷阱,他们将自己的领地,打造成“战争碉堡”,试图将所有前来的警方一网打尽。
而他们自己,也没有打算活下来,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心中的“信仰”。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观察室,我是长风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澳大利亚现代史上最致命的袭警事件之一
也是该国首宗由“极端宗教信仰”与“阴谋论”驱动的恐怖袭击。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就让我们穿越回2022年,走近这个血腥诡谲的故事
2022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昆士兰州(Queensland)地处澳大利亚东北部,阳光充沛、气候宜人,被誉为“阳光之州”。
这里拥有世界六大自然遗产和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系统——大堡礁。
其绚丽壮观的景色,宛如海底仙境,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名游客蜂拥而至。
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2022年12月,昆士兰州警方接到隔壁新南威尔士州的一宗失踪案协查请求。
失踪者名叫纳撒尼尔(Nathaniel Train),46岁,中年男性,他曾是教育界公认的“问题学校终结者”。
早在2013年,他在昆州一所偏远小学(Innisfail East State School)任教时,就以铁腕管理和自创的"歌谣教学法"出圈。
他鼓励学生把知识点编成儿歌来记,硬是将一所在全国统考(NAPLAN)中垫底的学校,打造成了逆袭典范。
后来调任至约基斯诺布州立学校(Yorkeys Knob State School)期间。
他继续延续教学改革,还主动为贫困生筹集学费,被当地媒体誉为"教育先锋"。
2020年,纳撒尼尔又临危受命,被紧急调任至新南威尔士州臭名昭著的问题学校——沃尔格特社区学院担任校长。
该校被称为新州最差的公立学校,21年换了21位校长,教师流失严重,校园暴力频发,是出了名的乱、无可救药。
纳撒尼尔一到任就雷厉风行,宛如救世主一般,整顿校规、重建管理体系、修复师生关系,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校风焕然一新。
可就在一切刚有起色时,命运却来了个残酷的急刹车。
2021年8月,他突发心脏病,再加上他坚决反对学校强制注射新冠疫苗的政策。
他坚定的认为疫苗是政府的阴谋,因此离开校园回家养病。
休养期间,他多次给教育部写信,提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可惜所有投诉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由于一不上班,二坚决拒绝注射疫苗,最终教育部将其开除,他也从此淡出公众视野,行踪成谜。
警方调查发现,就在同年12月疫情封锁期间,他曾偷偷“越境”,从新州潜入昆州,试图投奔他的哥哥 加雷斯(Gareth Train)。
可惜途中并不顺利,他那价值10万多美元的丰田越野车陷入洪水中彻底趴窝。
幸好有好心人相助,人获救了,但从此之后,他就人间蒸发,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连他的孩子和妻子都联系不上他,只留下了车,3把枪以及大批子弹。
直到2022年12月4日,他分居的妻子才报警,称丈夫已经一年没露面了,她担心对方是不是心脏病发,已经去世了。
与此同时,她还向警方提供了一封来自丈夫哥哥加雷斯的恐吓邮件。
邮件内容全是污言秽语,不堪入目,其中还提及了纳撒尼尔的失踪。
这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调查随之展开,很快,就有了重大发现。
基督教家庭
纳撒尼尔成长于一个极端保守的基督教家庭。
父亲罗纳德(Ronald Train)是一位固执的牧师,思想保守到近乎偏激:
反对女性担任公职,认为婚姻是上帝的神圣安排,对任何与传统背道而驰的行为都深恶痛绝。
但同样在“神意至上”的环境下,兄弟二人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哥哥加雷斯,从小性格偏执,喜欢摆弄枪械,成年后迷上了狩猎,经常虐杀动物,性格日益残暴。
青春期时,他曾诱导女友签署"轻生协议",幸好没得逞,从此被人们当作怪胎,背后常有人叫他“疯子”。
他的工作经历五花八门,像什么保安、保洁、小贩……,甚至还曾短暂当了老师。
但因体罚学生、恶评如潮,没多久就被扫地出门。
相比之下,弟弟纳撒尼尔的人生则光鲜很多,事业顺风顺水。
1995年,和教会认识的史黛西(Stacey Train)步入婚姻殿堂。
婚后两人幸福美满,育有一对儿女。(Madeline)(Aiden)。
夫妻两都是教师,两个孩子又非常可爱,一度是外人眼中的模范家庭。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两人感情出现问题,矛盾越来越大,到2000年,以离婚收场。
随后两人都选择了再婚,离谱的是,史黛西再婚的对象,竟然是纳撒尼尔的哥哥加雷斯。
原本的“妻子”,摇身一变成了“嫂子”,这场狗血大戏彻底激怒了思想保守的父亲罗纳德。
再加上两个儿子都曾在公众场合指控过他,说儿时遭遇过他的侵犯。
罗纳德最终宣布与两个儿子断绝关系,并怒吼:
“这是对上帝的羞辱!”
此后多年,他们父子间再没说过一句话,果真断了往来。
值得一提的是,再婚的尴尬剧情,非但没有影响两兄弟的感情,反而让他们更亲密了。
其实有段时间,坊间传言,史黛西和这对兄弟一直在上演“三人行”,关系暧昧不清。
不过事实是否如此,外人不得而知。
2015年,加雷斯和妻子购买了布里斯班西北约300公里的维姆比拉251号农场。
这里非常偏僻,(Wieambilla Wains Road 251),后来他们就一直住在这里,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
另外,警方还查到了这对夫妻的一些怪异行为:
加雷斯经常带着猎犬追杀野猪,然后故意把血淋淋的野猪扔在学校操场旁,吓唬孩子们;
他还极度暴力,动不动就家暴妻子,拳打脚踢,扯头发扇耳光,但很奇怪 史黛西始终不离不弃;
加雷斯在农场附近安装了摄像头和带刺的铁丝网,防备心极强。
而妻子史黛西当老师期间,对校园霸凌视而不见,甚至助纣为虐处罚那些试图举报的孩子们。
综合以上发现,加雷斯和史黛西极其危险,考虑到纳撒尼尔失踪前就是投奔他们,然后彻底消失,因此警方基本确定:
就是这对夫妇搞的鬼,他们的农场必须得好好查一查。
圈套
2022年12月12日,圣诞将近,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宁静祥和。
然而这一天的疯狂枪战,注定要写进澳大利亚的警界史。
当天,邻近维姆比拉的两处警局各派出两名警员,前往加雷斯的251号农场,调查失踪案。
他们分别是:
26岁的马修(Matthew Arnold)、29岁的蕾切尔(Rachel McCrow),以及28岁的兰德尔(Randall Kirk)和基莉 (Keely Brough)。
马修身材高大,体能出众,是队里稳如泰山的主心骨,蕾切尔阳光爱笑,性格开朗,是团队的开心果。
兰德尔和基莉则是刚搭档不久的警界新人,充满热血和理想。
他们都以为,这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例行调查。
路上,马修还打趣地说,办完案就回家吃火鸡,蕾切尔也惦记着给宠物狗准备圣诞礼物。
谁也不会想到,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准备了近5年的“防御碉堡”。
下午4点35分,两辆警车顺利抵达目的地,这是一片面积足有645 亩的私人农场,林木茂密,四周安静得出奇。
农舍外围着不高的金属栅栏和木质路障,还有不少故意设置的视线盲区,大门上写着:
“私人领地,严禁进入”。
但警方毕竟是来调查的,在疯狂按喇叭没有任何回应之后,他们翻过围栏,朝着深处的房子进发。
四人并未多想,边走边互相介绍自己,结果刚走了不到2分钟。
“砰”,一声毫无预兆的枪响传来,马修的胸口瞬间绽开血花,他踉跄的走了几步,随后倒下,一动不动。
另外三人看到这一幕直接吓傻了,兰德尔最先反应过来,大喊声道:快后退,快后退!
然而就在此时,一连串的枪声响起,兰德尔冲向一旁的树后躲避。
基莉紧跟着一个翻滚,躲进路边灌木丛中,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可蕾切尔就没这么幸运了,她刚一转身就背部中弹,强忍剧痛试图掏出警用对讲机求援,可枪声再度响起,她腿部被击中,当场倒地不起。
从第一声枪响到两人中弹倒地,不过十多秒,他们甚至还没看清枪手在哪。
4点40分,重伤的蕾切尔通过执法记录仪,用虚弱的声音录下了给家人的遗言。
两分钟后,加雷斯从角落里走出,蕾切尔抬头,试图求饶,但加雷斯面无表情,对着其头部直接来了个行刑式枪决。
随后还放声狂笑,大喊:“别挣扎了,小子们!哈哈哈!”
紧接着,又一个身穿迷彩服的身影出现,竟然是他们要寻找的失踪者,纳撒尼尔!
他和加雷斯迅速将两名阵亡警员的枪取走,然后开始搜寻剩下的2名警员。
兰德尔躲在树后,目睹了一切,立刻打电话向总部报告:
“他们开枪了,杀害了雷切尔和马修,他们是两个人,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在此期间,他看到加雷斯兄弟正在一点点接近自己,此时他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猫着不动,还是冒险逃离。
作为一名新人警察,他并没有信心对付两名歹徒,于是,在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他快速冲向警车。
逃跑自然引起了兄弟两的注意,他们疯狂射击。
尽管兰德尔距离警车仅有100米左右,急速奔跑仅需10多秒,但对当时的他而言,简直比10公里还要漫长。
奔跑途中,一枚子弹击中其臀部,可能是太紧张和急迫,他并没有感到疼痛,只觉得好像中枪了。
他不敢停留,继续跑,然后快速钻进警车,猛踩油门,直接撤离。
这一切,被他的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了下来。
疯狂枪战
见到有人逃走,加雷斯兄弟气急败坏,愤怒地点燃了剩下的一辆警车。
在火光冲天中,他们开始狩猎最后一名警员,基莉。
新人警员基莉害怕极了,甚至都有些颤抖,她紧握配枪,借助地理优势匍匐在地,完美的藏匿起来了。
加雷斯找不到人,干脆点燃了四周草地,企图用大火逼她现身。
起初火势还在几十米开外,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火逐渐逼近。
基莉也不敢动,她拨通了总部电话,声音里带着彻骨的恐惧:
“我想……他们知道我在这里……我很害怕……但只要我站起来,立马就会被打成筛子。”
她才28岁,加入警局不久,更没有上过战场,没想到人生第一次生死考验,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残酷。
就在基莉和两兄弟对峙期间,附近警局早已接到了求援消息。
可由于这个农场实在偏僻,加上目前所知的,加雷斯他们显然装备精良,且丧心病狂。
所以警方只能调派更强的“特警”前来,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而就在这万分紧急的节骨眼上,又出了意外。
下午5点22分,邻居艾伦和凯莉夫妇 (Alan Dare Kerry),注意到这边的浓烈的烟雾以及枪声。
他们以为是什么电线烧着了,赶紧驱车前来帮忙。
当时凯莉还报了警,而电话那头的警员,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建议别太接近。
但丈夫艾伦还是决定和另一位邻居维克多(Victor Lewis) 前去看一眼,不会太接近。
他还拿着手机拍摄正在燃烧的汽车,可说时迟那时快,“嘣”的一声枪响,他应声倒地。
维克多见状,慌忙逃跑,幸运地躲了过一劫。
直到傍晚6点,第一批增援警力终于抵达现场,煎熬的基莉听到警笛声,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后,她得到撤离暗号,在队友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成功脱身,另外两名阵亡警员的遗体也被增援部队带回。
考虑歹徒的危险性,特别应变小组(SERT)随后抵达,带来“熊式”装甲车(Bearcat)及三辆轻型装甲车。
有了大量的增援,局势反转,加雷斯兄弟成了警方的“猎物”。
警员们严阵以待,两架直升机升空,密切侦查房子四周。
屋内共有三人,加雷斯、纳撒尼尔以及他们的伴侣史黛西,三人各持武器,躲在事先准备好的掩体后。
直升机一出现,加雷斯便疯狂扫射,火力持续15分钟,毫无理智可言。
晚上7点31分,他们在屋内拍摄了一段影片上传到网上。
加雷斯说:
“他们来杀我们了!我们杀了他们,警察是魔鬼,我们在进行一场圣战!”
警员尝试用喇叭劝降,并不断拨打加雷斯三人的手机号码,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他们拒绝一切沟通,只以枪声表达对抗到底的决心。
即便装甲车驶近,也立刻遭到猛烈射击,9.5吨重的车体在枪击中剧烈震动,其火力之猛可见一斑。
接着,加雷斯向第二架直升机开火,几乎同时,特警还击,但只击中了掩体,局面一时间陷入僵持。
经过加固的房屋宛如堡垒,一层又一层的路障令装甲车难以推进。
三名暴徒凭借交叉火力和地形优势,竟然将警方的攻势一次次逼退。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交火,转机终于出现,10点32分,就在加雷斯更换弹匣的瞬间,狙击手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一枪精准命中其头部。
四分钟后,目睹丈夫死亡的史黛西因短暂分神,同样被子弹击中头部,当场身亡。
尽管失去了两名队友,但纳撒尼尔面对警方的劝降,依旧选择抵抗到底,躲在一根圆木后继续反抗。
10点39分,他在交火中,头部、左膝与胸部连中数弹,最终毙命。
随着最后一声枪响消散,维姆比拉的夜空重归寂静,这场血腥袭击从下午持续到深夜,以三名袭击者伏诛而落幕。
杀戮真相
硝烟散尽,警方才得以清理这片血腥战场。
这场暴力袭击中,共有六人死亡:
加雷斯、纳撒尼尔、史黛西三人,警员马修与蕾切尔牺牲,还有一位无辜的邻居艾伦遇害。
令警方震惊的是,在现场起获的武器足以开一间小型军火库了:
共发现了6支步枪,(2支没有经过注册),两把从殉职警员身上夺走的警用手枪(Glock 9mm)。
大量弹药、吉利服、练习靶、弓箭与匕首等冷兵器、U盘、手电、战术通信设备以及一大批生存物资。
现场勘查显示,这所房屋早已被改造成一座精心设计的战斗堡垒:
1,墙体由砖块加固,门口焊上了厚重铁板;
2,周围布有铁丝网,树上安装了镜面反射装置,用以侦察警方动向;
3,屋外围设有多个狙击点,伪装精良,配有座椅和枪架,射界开阔,射击角度刁钻。
当时枪杀警员时,他们就躲在一个可以观察到农场入口的狙击点,也就是说,警方当时所有的行踪,都在他们眼皮底下。
这一切都表明,这场行动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一场早有预谋、部署周密的伏击。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要伏击警方?
加雷斯思想极端、暴力倾向明显,他这样做并不令人意外。
但纳撒尼尔在外人眼里,可是一位敬业、温和、为教育奉献一生的校长,他为什么要参与呢!
就在警方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个关键线索浮出水面。
枪战几小时前,纳撒尼尔的现任妻子曾向警方转发了四封电子邮件,内容全是加雷斯充满敌意与宗教色彩的言论:
“我将睁大眼睛等待警察的到来。”
“他们的来访只会带来死亡和伤害。”
“如果麻烦上门,我会立刻处理,就像以前一样。”
“他们拿我和史黛西没办法,现在就轮到你了,务必保持警惕。”
她当时还特别提醒警方:
“加雷斯极度仇恨警察,周围人也同样充满敌意,务必谨慎,不要贸然接触。”
可惜的是,这份关键预警,因为澳洲警方内部沟通不畅,并未传达到前线,四名警员对此一无所知。
随着调查深入,警方进一步揭开了加雷斯极端思想的根源。
他是一名狂热的阴谋论者,活跃在多个暗网社群与极端论坛。
一直宣扬反政府、反警察、反疫苗等极端主张,是“主权公民运动”(Sovereign Citizen Movement)的坚定信徒。
他坚称,1996年震惊全国的亚瑟港大屠杀(Port Arthur Massacre)并非偶发悲剧,而是政府自导自演的“假旗行动”(false flag)。
目的在于制造舆论恐慌、推进禁枪立法、剥夺公民的武装权。
(备注:亚瑟港大屠杀,指的是一名枪手一天之内射杀35人,击伤17人,至今仍是澳大利亚遇难人数最多的枪击案。)
并且认为,戴安娜王妃之死,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仪式性谋杀”,一场为实现某种神秘目的的“血祭”。
他曾在论坛上留下这样的话:
“我过去五年一直在‘方舟’上生活,为生存做准备。”
"如今这个国家,就连懦夫都成了威胁,成群结队的懦夫行事毫无章法;
你稍不留神,可能转眼就被撂倒在地,警察的靴底就在你头上跳舞。”
“耶稣是我的君王和兄长,我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我是个罪人,犯过很多过错,但已被宽恕。”
简而言之,加雷斯早已彻底陷入癫狂和妄想,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病。
在某些宗教中有一个理念:
神明降临之前,世界会经历一场大灾难,但一切都会终结,主会为信者铸就重生的契机。
对于加雷斯而言,新冠疫情的出现,就是他心中“末世降临”的信号,他坚信是主降临前的大灾难。
因此他非常反对政府的疫苗,认为这只是政府控制人民的工具,是一场阴谋,是“末世中的恶魔”。
在加雷斯的持续影响之下,纳撒尼尔和史黛西也对这以理念坚信不疑。
法医精神病专家【安德鲁博士(Dr. Andrew Aboud)】表示:
“加雷斯患有典型的迫害型妄想症,是原发性的精神病患者;
而纳撒尼尔和史黛西则患上了共享性精神病,他们的极端信仰与妄想都是受到加雷斯长期影响的结果。”
换句话说,这场伏击,是三人共同陷入精神迷雾状态下爆发的。
偏执、妄想、阴谋论与末日宗教交织成死亡漩涡,把他们自己、无辜的邻居,以及年轻的警员一同吞没。
后续
这起疯狂的枪击案,被媒体称为“澳大利亚现代史上最致命的袭警事件之一”。
这也是该国首宗由“极端宗教信仰结合阴谋论”驱动的恐怖袭击。
案发后,澳大利亚全国降半旗致哀,多座城市建筑点亮蓝白灯光,向殉职警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政府于2022年12月21日举行了庄重的追悼仪式。
殉职的两名年轻警员马修和蕾切尔被追授众多奖章:
国家警察服务奖章(National Police Service Medal)、国家奖章(National Medal)、昆士兰警察服务奖章(Queensland Police Service Medal)和昆士兰警察英勇奖章(Queensland Police Valour Medal)
邻居艾伦也因挺身而出,被追授奖章,以表彰他的无畏与善意。
追悼会当日,案发地及各地警局门前鲜花堆积如山,周边花店鲜花售罄,民众自发前来献花、默哀,场面肃穆,令人动容。
新闻发布会上,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沉痛发言:
“今天,对所有警察来说是极其艰难的一天,牺牲的警员展现了最高境界的勇气与奉献精神,澳大利亚举国为警员马修和蕾切尔警员的牺牲哀悼。”
昆士兰警察局局长卡塔琳娜(Katarina Carroll)也含泪致辞:
“他们才刚刚加入警队,对警察事业和服务社区满腔热忱,没想到却倒在歹徒的枪口下,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英勇。
同时,要感谢当晚参与数小时高危行动的特警及所有应急人员,他们在极端凶险的局势中依旧奋不顾身,其勇气超乎想象。
加雷斯兄弟的父亲后来在采访中表示:
我实在无法理解,两个由我和已故妻子抚养长大的孩子,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我们一直以基督教信仰教育他们。
这太可怕,任何理由都不能为他们开脱,我不会为我儿子辩护,也不会原谅他们所做的一切。
悼念期间,一个广受争议的细节浮出水面。
邻居艾伦的妻子凯莉在案发当天下午5:13与5:17两次报警。
尽管接线员告知她不要靠近火场,却未提及枪战以及已有警员中枪的情况。
凯莉事后表示:
“如果当时我知道已经有人中枪,我一定会拦住丈夫,一切或许还来得及。”
其实这也不怪接线员,因为她也不知道农场发生了什么。
要知道那时枪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消息却还没传达,可见警方的沟通效率不怎么高。
实际上,案发前,加雷斯就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超过20条充满极端阴谋论与反政府情绪的内容。
其中不乏针对警方的挑衅言论,如:“有本事就来抓我”“我准备好了”等。
史黛西也曾上传手写信,宣称他们的子女已“背弃信仰”,并已断绝来往。
以上加上他们的暴力过往,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警方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些言论,并将他们列为潜在威胁。
但考虑到失踪的纳撒尼尔是一位“正直”人士,警方这次主要是找人,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内部沟通问题,所以未能将威胁告知到一线警员。
这也导致4名警员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家访”,因此没有任何防备。
换句话说,这次悲剧,澳洲警方也有一定责任。
更令人不安的是,案件曝光后,不少阴谋论支持者竟试图闯入案发现场“收集纪念物”,并将加雷斯等人称为“殉道者”。
为防止此地沦为极端分子的“圣地”,昆士兰警方只好购下该房产,并设立纪念碑,以悼念殉职警员,防止其落入极端主义者手中。
2023年12月,美国男子唐纳德(Donald Day Jr.)在亚利桑那州因涉嫌枪击案被捕。
他是基督末世论“前千禧年派”的坚定信奉者,深信耶稣将在千禧年之前回归。
调查发现,多年以来,他和加雷斯联系紧密,发送大量含有“基督教末世论”的信息。
并在加雷斯行动当天对他们发布的影片留言“致敬”。
警方认为,唐纳德对加雷斯的影响极大,将其推向了罪恶的深渊。
而加雷斯又间接影响了弟弟纳撒尼尔和妻子史黛西,最终导致三人走向共同毁灭。
可见,极端宗教与阴谋论的传播与蔓延早已突破国界,借由网络无声渗入人心,在孤立的个人心灵中潜滋暗长,令人防不胜防。
同月,澳大利亚国家内阁召开紧急会议,总理阿尔巴尼斯与各州州长达成一致:
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枪支登记系统,强化情报共享、枪械监管与极端主义监控机制。
尽管澳洲的枪支管理一直很严格,但各州标准不一,这次改革,将是该国枪支管理系统近 30年来的一次重要改革。
然而,制度再完善,也不能完全避免前线警员所面对的危险,枪口仍可能从最意想不到的黑暗角落出现。
那些穿着制服、勇敢走进黑暗的人,正是他们,用血与生命的代价,守护了我们平凡而安稳的每一天。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故事的全部内容,我是长风,我们下期再见喽!
来源:奇闻观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