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前几天,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一口气宣布张荣恭与萧旭岑出任副主席。这已是她三天内公布的第二波高层人事安排——从10月22日到24日,短短72小时内,国民党火速敲定了五位副主席人选。这种密集动作,在近年党务改组中实属罕见。说实在的,这绝非例行公事,而是一场精
国民党高层三天敲定五位副主席,派系平衡成郑丽文上任首考
就在前几天,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一口气宣布张荣恭与萧旭岑出任副主席。这已是她三天内公布的第二波高层人事安排——从10月22日到24日,短短72小时内,国民党火速敲定了五位副主席人选。这种密集动作,在近年党务改组中实属罕见。说实在的,这绝非例行公事,而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派系平衡术。
10月22日,郑丽文先公布李乾龙(兼任秘书长)与季麟连出任副主席;两天后,又宣布张荣恭、萧旭岑加入。同步任命的还有副秘书长李哲华与文传会主委吴宗宪。至此,国民党新一届高层架构已初具轮廓。值得注意的是,张荣恭长期被视为“连系”代表人物,曾担任连战核心幕僚及大陆事务部主任;萧旭岑则是“马系”嫡系,历任马英九时期发言人、文传会主委等要职。这种“连马并用”的安排,明显意在安抚党内两大传统派系。据党内人士透露,郑丽文团队在人选征询阶段至少接触了少量潜在人选,最终敲定这几位,是经过多轮协调的结果。
为什么郑丽文一上任就急于完成副主席布局?坦白讲,形势所迫。国民党近年在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2024年“立委”席次仅38席,比2020年减少5席;而2026年“九合一”选举压力已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下,稳定党内团结,比任何政策宣示都更紧迫。
具体来看,连战虽已淡出政坛,但其人脉在中南部基层仍有影响力;马英九虽不直接干政,但“马系”掌握大量智库、基金会与青年组织资源。若忽视这两股力量,郑丽文的改革路线恐怕寸步难行。有消息指出,萧旭岑的任命其实早在9月就有风声,但因“连系”方面一度不满未获代表,才延至张荣恭同步入列才最终拍板。
换个角度想,这也反映出郑丽文作为首位女性党主席的现实处境——她既无深厚地方桩脚,也非传统派系出身,唯有通过人事共治换取支持。数据显示,目前国民党中常委45人中,“连马系”背景者仍占接近四成,不可小觑。而2024年国民党在20-39岁选民中的支持率仅约两成出头,比2016年下滑超过10个百分点,青年断层问题日益严峻。
这一人事安排短期内有助于凝聚党内共识,但长期来看,派系共治也可能带来决策效率下降的风险。比如,大陆事务一向是国民党核心议题,张荣恭虽熟悉两岸事务,但其立场偏传统保守;而郑丽文本人近年主张“务实交流”,两者能否协同尚存变数。
更关键的是,新任文传会主委吴宗宪虽具媒体知名度,但缺乏党务经验。对比民进党文宣体系近年由专业政治传播团队操盘,国民党在舆论战上仍显被动。讲真,光靠派系平衡,未必能赢回年轻选民。2024年国民党20-39岁选民支持率仅21%左右,比2016年下滑12个百分点。
这情况就像一个家庭请了多位长辈共同管事——表面和谐,但孩子(基层党员与青年支持者)到底听谁的?若无法在政策与沟通上展现新意,人事平衡只会沦为“旧酒装新瓶”。
重点来了:郑丽文用“连马并用”稳住党内基本盘,但这套老派系逻辑还能撑多久?
面对2026年地方选举和日益疏离的年轻世代,国民党是该继续靠派系共治维稳,还是彻底打破旧框架?别忽视这一点——派系平衡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若不能同步推动实质改革,恐怕连“救命稻草”都算不上,反而成了转型的枷锁。
在我看来,真正的考验不在人事任命的巧妙,而在接下来的政策能否真正回应民意,尤其是年轻人的期待。否则,再多的副主席,也挡不住支持者的流失。
派系平衡是救命稻草,还是转型枷锁?这个问题,恐怕连郑丽文自己也在深夜反复掂量。
来源:大事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