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滴HIV血液在衣服上穿着睡觉了会感染吗?如果有伤口蹭来蹭去,衣服和床是不是都污染了,这样会不会感染啊?”
几滴HIV血液在衣服上穿着睡觉了会感染吗?如果有伤口蹭来蹭去,衣服和床是不是都污染了,这样会不会感染啊?”
我是王医生,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多年。我很好奇,哪来的血液呢?更何况哪来的含有HIV的血液呢?
如果是别人的血液,它是怎么滴到你的衣服上,什么时候,在哪里,怎么滴上去的?
当然,即便真的是别人的血液,甚至就是艾滋病人的血液,滴到了你的衣服上,也因为离开原来的人体而不再具有传染可能性。如果是自己的血液,那哪来的病毒呢?如果里面有病毒,那就意味着自己已经感染了,还需要自己传染自己吗?
不过,我特别理解,恐艾的朋友经常会忽略过程的可行性,而只专注于某个可能糟糕的结果,因为选择性相信负面信息可能是他们的共性。
没关系,我理解你正经历着对HIV感染的恐惧,其实这种恐惧,在当下并不罕见。
我们先从专业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会不会传染,再谈谈如何应对你的心态。
当我们谈及HIV传播时,先要理解病毒的特性和HIV实际传播条件。
HIV是一种只适合在人体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存活的病毒,在人体外存活力比较差。所以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到了衣服或者其它物品上,会很快失去传染活性。
为什么离开人体的病毒会迅速失去传染性呢?
因为环境的温度、湿度、氧含量、PH值及其它物质的含量都与人的体液不同,这种不同会导致病毒表面物质发生变化,进而失去与它的靶细胞结合的能力。如果病毒失去与靶细胞结合的能力,即便进入人体,也不会导致人体感染。
此外,就算假设有极少量病毒仍保持活性,也远达不到感染所需的“有效病毒量”。而少量的病毒即便能进入人体,在找到靶细胞之前,就会被人体灭活,不足以导致人体感染。
除了病毒本身得特性,还要考虑这样的血液怎么能够进入你的体液循环。
人体皮肤由多层细胞组成,本身是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HIV不具有穿透这层屏障的能力,因此无法进入血液循环。
所以,即使衣服上真的沾了有HIV的血液,也不会感染的。
然而,你又开始担心,万一自己有伤口,又蹭来蹭去会不会导致感染的问题。
首先,有没有伤口,其实是非常客观的事情,如果你自己都没发现有伤口,那说明实际情况是你没有伤口。
而我们说的可以感染的伤口,通常是指新鲜、开放、正在流血的伤口,只有这样的伤口,才可能为病毒进入人体提供通道。
如果仅仅是擦伤,通常这样的伤口没有明显的血管暴露,构不成传染条件。
即便有开放性伤口,血液到了衣服上,也因为病毒表面物质变化、病毒被衣服吸收等原因而无法感染。更何况你只是担心有伤口,不是真的有伤口。
至于你担心“衣服和床是不是都污染了”,其实也不存在。
因为干燥血液里面的病毒已经失去传染活性,接触了也不会传染。即便是新鲜血液,因为病毒离开人体表面物质发生变化。同时,床单等物品表面会进一步分散病毒,降低病毒浓度,致使这样的过程不会传染。
还有一个很有力的证据,就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全球都从未报告过通过环境污染物传播HIV的案例。
所以这样的过程确实不会传染。
如果你只是偶尔担心,经过专业解释可以释怀,那问题就简单解决了。但如果这些担忧已经干扰你的日常生活,可能就需要关注心理健康了。
不过我预测,你可能是恐艾了,因为对于非恐艾的朋友来说,看到衣服上的血液不会联想到艾滋病,更不会将这种风险夸大成衣服和床都被污染了。
建议你从以下几个角度调整自己的状态。
深入了解HIV传播的科学知识,对风险有合理的认知。识别和改变自己的灾难化思维,例如:将“万一感染了怎么办”转变为“根据科学证据,这种情况不会感染”,将“我感觉不安全”转变为“事实表明我是安全的”。
综上,根据病毒本身特性和传播的条件以及流行病学证据,你描述的“几滴HIV血液在衣服上穿着睡觉”的情况不会导致HIV感染。
如果焦虑情绪持续困扰你,请考虑寻求心理支持,让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慢慢重新回归常态生活。
来源:王好为的团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