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吉隆坡机场时,第五轮中美经贸谈判刚结束,谈判初步共识让特朗普脸上有了笑容,可是这种轻松气氛很短暂,中美两家权威媒体几乎同时发出社论,矛头指向台湾的赖清德当局。
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吉隆坡机场时,第五轮中美经贸谈判刚结束,谈判初步共识让特朗普脸上有了笑容,可是这种轻松气氛很短暂,中美两家权威媒体几乎同时发出社论,矛头指向台湾的赖清德当局。
《时代》周刊直言:赖清德让台湾成了“全球最危险的地方”;《环球时报》也严厉批评赖清德鲁莽,这种同步发声很少见。
特朗普在国内面临巨大压力,白宫停摆多日,军队工资都难发出,支持率持续下滑,中期选举快要到来,他必须拿出成绩。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的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美谈判解决了特朗普的燃眉之急,稀土供应、大豆、芬太尼等问题暂时缓解,这些成果虽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足够特朗普宣传一阵子了。
特朗普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他需要向军火商、芯片巨头和农业州交代。中国这次给他一个台阶下,是看清了他的需求。
中美实力对比已经发生变化,中国在近海地区的军事优势明显,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发布170多页报告,承认美国必须学会与中国共存。报告建议美国明确不支持“台独”,支持中国实现“渐进式统一”。
特朗普擅长做生意,他把台湾看作一张牌。他公开说中方不会武力攻台,这话听起来支持台湾,其实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台湾是可以交易的。
他要求台积电把先进技术转移到美国,不仅是经济决策,更是战略布局,美国要在关键时刻掌控全球芯片命脉,台湾的价值被明码标价。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特朗普登机前专门说了一句话,他说美国不会把台湾放在中美谈判桌上。这种特意强调,反而让人怀疑,如果不打算交易,何必专门说明?
台湾民众越来越怀疑美国的承诺,岛内“疑美论”不断高涨。很多人问:美军真的会为台湾牺牲吗?答案是明显的,美国只会保护自己的利益。特朗普的言论在台湾引起剧烈反应,岛内电视台紧急调整节目,原本计划播出的“美国挺台”专题被撤下,转而分析特朗普言论背后的含义。
郑丽文的判断很准确,她说中美竞争不等于支持“台独”,这个观点被事实证明了。赖清德当局一直依靠美国支持,但现在情况变了,他提出的“台独”路线越来越危险,连美国都觉得不安。
《时代》周刊用“鲁莽”形容赖清德的作风。这个词很重,代表美国战略界的普遍看法,赖清德的行为可能引发冲突,破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岛内民意也在变化,民进党执政多年,民生问题严重。最近民调显示,超过六成民众不满当局处理经济的方式,赖清德的支持率持续下滑。
美国清楚民进党被下台只是时间问题,他们开始保持距离,特朗普拒绝赖清德提出的“过境”请求,这是一个明显信号。更严重的是,赖清德当局正在岛内制造“绿色恐怖”,81岁的退役陆军中将高安国,因为倡导两岸统一而被判七年半徒刑,这类事件加剧了岛内的社会对立。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最近很有信心,说要让国民党重新成为岛内第一大党,这个目标现在看起来更可能实现了。国民党主张回归“九二共识”,维护台海和平,这种稳健路线符合各方利益,就连日本也不希望台海出事,这条海上生命线对他们太重要了。
郑丽文还批评美国与民进党的军售勾连,但她不是反美,而是要下架赖清德。美国可能也在考虑调整支持对象,一个稳定的国民党比冒险的民进党更符合美国利益。在当选国民党主席后,郑丽文强调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创两岸和平百年基业。她承诺会凝聚在野大联盟,下架赖清德,让两岸远离战火。
中美虽然在竞争,但在防止台海冲突上有共同利益,两国建立了热线机制,是为了避免误判引发灾难性后果。东南亚国家都在避免选边站,他们希望和平稳定,因为繁荣依赖这个地区的和平,东盟国家多次表示不愿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
福建舰形成战斗力,新型两栖攻击舰也在建造中,这些变化让美国军事干预的成本变高,美国航母不再能随意穿越台海。现实很清楚,美国会继续打“台湾牌”,但不会为“台独”流血牺牲,中美都在管理风险,避免赖清德当局制造意外。
赖清德当局误判了形势,他们以为美国会无条件支持。但他们没明白,美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当“台独”损害美国利益时,抛弃是自然选择。
对于台湾同胞而言,认清这一大势,选择和平发展、融合统一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福祉所在。
来源:黑猫知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