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怎么样,在月季之乡种出青春答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13:57 1

摘要:清晨的阳光刚爬上雪枫路的树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的实训大棚里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正跟着企业导师给仔猪做健康体检,园艺大棚里的月季扦插苗刚浇完晨水,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车间传来工具碰撞的清脆声响。这所扎根南阳74年的公办高职院校,早已把课堂种进了田

宛农寻踪:在月季之乡种出青春答案——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深度探访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雪枫路的树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的实训大棚里已响起细碎的脚步声: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正跟着企业导师给仔猪做健康体检,园艺大棚里的月季扦插苗刚浇完晨水,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车间传来工具碰撞的清脆声响。这所扎根南阳74年的公办高职院校,早已把课堂种进了田间地头、车间厂房,用"正则、敬业、自强、敦行"的校训,培育出一批批懂技术、接地气的实干人才。

一、专业硬核:从田间课堂到产业前沿

走进宛农的校园,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在实践中学习"的场景。作为河南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建设单位,学校的专业设置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恰好打开了南阳农业大市的产业密码。

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基地里,恒温养殖舍的监控屏上跳动着实时数据,学生们戴着白大褂给肉牛做疫病检测——这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不仅有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坐镇,更与牧原集团共建产业学院,"牧原班"的学生没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定。隔壁的园艺技术大棚更藏着南阳的"市花密码",作为河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这里培育的月季新品种通过组培技术快速繁育,直接对接南阳月季博览园的产业需求,连西班牙高校都来交流取经。

不止于农林,学校的专业版图早已延伸到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上汽大众产业学院的实训车间里,学生们在企业捐赠的实训车上练习故障排查;电商与物流学院的直播间里,网络营销专业的学生正帮想念食品推销面条,镜头里的产品包装设计就出自艺术学院的师生之手。216个校内外实训基地、26个产业学院,把"课本知识"变成了"上手技能",难怪企业都说"宛农的毕业生能直接顶岗"。

二、校园日常:有温度的成长土壤

1300亩的校园里,藏着比田间麦穗更饱满的青春故事。清晨的林荫道上,有背着画板去写生的艺术生,也有抱着专业书赶往智慧教室的学前教育学生——他们的钢琴教室、舞蹈室里,早已飘出练声的旋律。图书馆里,130万册藏书和共享的80万册市图书馆资源,足够让想深造的学生泡上一整天,书架旁常有学生和"双师型"教师讨论课题,这些老师既有讲台经验,又有企业实操经历。

宿舍是疲惫后的温暖港湾。6人间的宿舍里,上床下桌的设计透着规整,空调和暖气让南阳的寒暑都变得温和,独立卫浴和楼道里的洗衣机解决了生活琐事,女生宿舍楼下的宿管员阿姨总会记得晚归学生的名字。到了饭点,两层楼的食堂里飘着河南烩面、南阳板面的香气,实惠的价格让学生们总能吃到满意的饭菜,偶尔还能尝到食品智能加工专业师生研发的新口味糕点。傍晚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总是热闹的,运动后的汗水混着晚风,是青春最鲜活的注脚。

三、成长答卷:从校园到社会的坚实跨步

宛农的育人成果,写在南阳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里。牧医工程学院的王永顺校友已成为南阳正大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经理,他回校分享时总会说:"当年在实训基地喂的第一头猪,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2025年初,学校慰问的乡村振兴志愿者周宗巍,在平顶山叶县的基层岗位上用专业知识帮农户解决养殖难题,当地镇党委副书记连夸"这小伙子接地气、能干事"。

更动人的是学校与地方发展的同频共振。食品专业的专家团队为400多家企业做技术指导,研发的风味发酵乳技术让企业新增销售额1.5亿元;培育的"伏牛山牛至"新品种,成了山区农户的"致富草"。南阳乡村振兴学院挂牌后,这里成了村干部的"充电站",农民的"技术课堂",真正兑现了"服务三农"的承诺。即便想走得更远,学校与西班牙、泰国高校的合作,也为学生开辟了出国深造的捷径,埃塞俄比亚的"中文+职业技能"项目里,已留下宛农师生的足迹。

四、选择宛农:种下梦想的正确姿势

如果你向往扎根大地的踏实,这里有最贴近产业的课堂;如果你想要一技傍身的底气,这里有企业抢着要的技能认证;如果你心怀乡村振兴的理想,这里有直通基层的成长路径。22000余名在校生正在这里证明:职业教育的舞台,同样能绽放耀眼的光芒。

从1951年的农业学校到如今的职业学院,宛农的74年,是与南阳农业共生共长的74年。在这里,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只有"上手能做"的真功夫;没有脱离现实的空想,只有"对接产业"的实打实训。当你在月季产业学院闻到花香,在牧原产业学院看到出栏的仔猪,在电商直播间听到下单的提示音,就会明白:这所学校最动人的地方,是让每个追梦的人都能找到扎根的土壤,种出属于自己的收获。

来源:云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