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青春颜值碰撞红色信仰,当专业功底赋能爱国传承,这场文化寻根之旅注定吸睛十足!10月26日,杭州中国扇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内,来自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十多名大学生,作为本次“潮闻小编导训练营”活动的新兴力量,齐聚“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为20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袁琦 实习生 刘甲洋
当青春颜值碰撞红色信仰,当专业功底赋能爱国传承,这场文化寻根之旅注定吸睛十足!10月26日,杭州中国扇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内,来自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十多名大学生,作为本次“潮闻小编导训练营”活动的新兴力量,齐聚“英雄出少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展”,为2025 年青少年文化寻根系列活动之“探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增添了活力。他们以青春之姿跳出书本,触摸历史温度、对话少年英雄,更将发挥专业所长,讲述红色故事、传播英雄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鲜活的青春力量。
合影
本次红色寻根之旅以 “英雄出少年” 展览为核心载体,串联起新民主主义革命至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少年英雄事迹。活动伊始,气质亮眼的浙传播音主持专业学子们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有序驻足展柜前。抗战时期的环手铁刀、杭州本土出土的子弹、缴获的日军地图等实物,搭配 “杀尽倭奴” 的刀格铭文、日军投毒水井的阴谋细节,让每一件文物都成为鲜活的历史 “见证者”。学子们一边认真倾听讲解,一边用专业视角观察记录,时而轻声交流感悟,青春身影与厚重历史相映成趣,构成展厅内一道兼具颜值与内涵的风景线。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认真倾听讲解
循着史料印记,少年英雄的故事在学子心中愈发鲜活。从杭州笕桥中央航校平均年龄仅23岁的空军英烈,以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的校训践行报国誓言,到红色恋人王仲芳与张新华 “以信仰为契、以生死相随” 的革命深情,一个个立体的英雄形象、一段段滚烫的红色记忆,让学子们深刻触摸到杭州本土英雄故事的温度与力量。“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我们平时就擅长用语言传递情感。今天亲身感受这些英雄事迹,更觉得有责任把这些故事讲好、讲活”,苗皓天同学驻足展柜前,语气坚定地分享感悟,青春脸庞上满是认真与崇敬。
展览“时空对话”视频设计,搭建起英雄与现代青少年的沟通桥梁。“看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场景,仿佛真的走进了那段岁月。从过去的艰难困苦到今天的繁荣富强,这样的对比太震撼了!”来自硅谷小学的冯婼曦的感言,道出了新时代青年对国家发展的自豪,也让她更加明确了传播方向,“接下来我会用播音主持的专业技巧,把这种震撼与自豪传递给更多同龄人。”
活动特设的采访交流环节,更让学子们的专业实力得到充分展现。大家围坐一团,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向策展人、讲解员精准追问展览策划细节、深挖英雄事迹脉络,逻辑清晰的提问、专注投入的状态,展现了播音主持专业学子的专业素养。在提问与思考的碰撞中,学子们不再是被动的 “聆听者”,而是主动的“探寻者”,将所见所闻内化为红色素材,为后续的故事创作与传播积累了丰富内容。
采访提问环节
当红色记忆遇上青春实践,传承便有了生动表达。互动体验区里,学子们亲手制作抗战大刀模型,抽象历史转化为可触摸的亲身体验;场景合影区中,大家戴上军帽、手持红缨枪,与还原的历史场景同框定格,用镜头记录下与英雄精神的共鸣瞬间。“这些沉浸式体验让我们更能体会英雄年代的心境,也让后续的讲述更有情感支撑。” 学子们兴奋地分享,专业素养与实践体验的结合,让他们对红色故事的传播更有信心。
亲手制作抗战大刀
值得期待的是,本次活动中浙传学子们将发挥播音主持专业优势,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转化为优质传播内容,这些作品将陆续在潮新闻客户端 “教育” 频道 -“校园新探” 圈子 -“潮闻小编导训练营”专区展陈,其中的佼佼者还将有机会被《钱江晚报》或潮新闻教育频道选用。他们将用专业的语言表达、鲜活的传播方式,让红色故事走出展厅、走进更多人的心中,助力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红色之旅虽落幕,但青春传承永不停止。浙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子们以高颜值吸睛、以专业力赋能,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仰,在实践体验中积累素材,用青年之声传递英雄精神。这场颜值与实力双在线的红色探寻,不仅让英雄精神有了更具感染力的青春表达,更让红色基因在专业传播中实现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新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