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大涨25%,还有大消息!这一方向,要启动?新热点(附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6 08:15 1

摘要:突然发现,这一周5个交易日,中国台湾几家做被动元件的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要25%。

周末闲着无事,复盘看了一下这周市场。

突然发现,这一周5个交易日,中国台湾几家做被动元件的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要25%。

这方面直接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为什么涨这么多?对A股有什么影响?被动元器件行业处于什么阶段?

刚好周末不开盘,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从产业周期技术壁垒需求情况,来分析一下被动元件行业是否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被动元件(Passive Components)是电子电路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被动”,是因为这类元件不能对电信号进行放大、产生或控制,而是被动地响应施加在它们身上的电压或电流。

一般来说,电容、电感、电阻——三者加起来占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的近九成。

在电容市场中,MLCC(多层陶瓷电容)占比最大,约为65%。

你可以把它们理解成电路里的“下水道系统”:平时看不见,一旦堵了,整栋楼或许都得停摆。

这个行业有几个特点:

极度重资产:建一条高端MLCC产线,动辄几亿人民币,折旧周期长;

技术壁垒高:比如把陶瓷介质做到1微米以下,叠上千层,还要保证每一层都不裂、不偏移。

客户黏性强:认证周期动辄1-2年。

市场空间方面,被动元件的全球430亿美元,日系厂商(村田、TDK、太阳诱电)占比差不多一半。中国产能占全球43%,但高端产品自给率仅35%。

被动元件是个典型的强周期行业

三年一轮回,库存一高,价格回落。

库存一低,价格上涨。

2022-2023年,消费电子销量下线,手机、笔记本滞销,被动元件厂商集体陷入“没单可接、接了就亏钱”的窘境。

于是纷纷减产、推迟扩产。

结果呢?2024年底,AI服务器突然放量。

一台英伟达GB200服务器要用3000-4000颗MLCC,是传统服务器的两倍。

更夸张的是钽电容——GPU供电模块的重要配件,单机要用2000多颗。

下一代平台Robin?直接干到4500-5000颗。

与此同时,车规级MLCC也在涨价。

电动车三电系统、智能座舱、ADAS模块,也是需要百上千颗高可靠性电容。

需求上行,供给还没释放,那么价格大概率会上涨。

中信建投有个预测:到2030年,AI相关领域对MLCC和芯片电感的需求,年均增速将超过30%。注意,是年均。这意味着未来七年,市场规模可能翻5倍以上

如果大家没有概念,那么对比一下,被动元件行业过去十年CAGR不到5%。

市场涨了,自然有人问,A股哪些方向有机会?

首先有一点,大家要知道,被动元件行业目前需求集中在相对高端的阶段,受益的方面,笔者梳理了一下,可能有以下3方面:

1、已有高端认证+正在扩产的“准一线”

这类公司已经通过车规或工业级认证,具备高可靠性产品量产能力,且正在扩产。它们最有可能承接外溢订单。

或者有客户壁垒(进得了英伟达、特斯拉产业链等)。

2、结构性受益

AI不仅需要更多电容,还需要更“特殊”的电容。比如耐高温、高容值、低损耗的品类。

3、材料自研能力(比如介质粉体)

这部分主要是,有一些企业凭借并购和早年布局,手握技术、客户、产能,特别在钽电容和高容MLCC上已有斩获。

AI算力的大幅增长,不止需要芯片,而是整个硬件生态的重构

被动元件,或许受益AI带来的需求扩张,推动行业景气上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来源:股市小猎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