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样种大豆,为啥邻居家亩产比你多收200斤?去年黑龙江张大哥家的春大豆亩产能到580斤,而隔壁老李同样的地却只有360斤;河南王大姐的夏大豆卖价硬是比市场价高了两毛,就因为豆粒饱满均匀。这里面藏着的可不是啥祖传秘方,而是被90%农户忽略的"地域种植密码"——东
导语:同样种大豆,为啥邻居家亩产比你多收200斤?去年黑龙江张大哥家的春大豆亩产能到580斤,而隔壁老李同样的地却只有360斤;河南王大姐的夏大豆卖价硬是比市场价高了两毛,就因为豆粒饱满均匀。这里面藏着的可不是啥祖传秘方,而是被90%农户忽略的"地域种植密码"——东北要抢积温、黄淮得控密度、南方需防梅雨,每个产区的门道都不一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从选种到收获,手把手教你把大豆种得比邻居好!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播早了烂种,播晚了贪青,大豆播种时间就是门大学问。东北老把式有句顺口溜:"春分看麦,谷雨种豆",说的就是春大豆得等5厘米地温稳定在8℃以上才能下种,一般是4月25日到5月15日之间。去年佳木斯农场张叔试过4月20号就播种,结果赶上倒春寒,出苗率直接掉了三成,后来补种都赶不上趟。但也不能太晚,过了5月15号,积温不够,大豆灌浆不饱满,千粒重能差出5克去。
黄淮地区种夏大豆的老乡可得记住:"收完麦子别歇晌,芒种前十把豆撒"。6月10号到25号是黄金期,最晚别拖过7月1号。商丘的李大姐去年6月28号才种,结果开花时正好赶上伏旱,结荚率低了一半。这里面有个小窍门,麦收后先别急着翻地,用免耕机直接播种,能保住土壤墒情,出苗率能提高15%。
南方春大豆就得赶早,"惊蛰一声雷,豆种入土堆",3月中下旬就得动手。湖南湖北的老乡要注意,得赶在梅雨季节来临前让大豆开花,不然花粉被雨水一冲,坐果率就惨了。去年洞庭湖边上的陈大哥3月10号就播了种,开花时正好避开梅雨,亩产比村里晚播的高出120斤。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同样一亩地,种多少棵大豆学问大了去了。东北春大豆讲究"稀植大棵",像中黄30这种高秆品种,每亩2.4万株就够了,株行距保持20×40厘米,让每棵豆棵都能晒到太阳。去年黑河农场搞对比试验,2.4万株的亩产比3万株的多收了68斤,豆粒还匀称。
黄淮夏大豆就得"密植夺高产",每亩种到3万株都不嫌多,株行距15×35厘米,像栽蒜苗似的密密匝匝。但也别太密,超过3.5万株就会"打架",通风透光差,容易招蚜虫。驻马店的王大叔前年贪多,种了4万株,结果后期倒伏一大片,机器收割时损失老鼻子了。
南方种大豆要学"宽窄行",宽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错窝种植,既通风又好管理。广西农科院的专家试验过,这种模式比等行距种植能增产18%,还方便机器进地打药。记住一个口诀:"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密,晚熟种稀",灵活调整准没错。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土不好,种啥都白搭",这句老话在大豆种植上太对了。东北黑土地看着肥沃,其实也得养。每年秋收后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亩撒上2000斤腐熟的羊粪,深翻30厘米,让土和肥充分混合。吉林的赵大哥坚持这么干了三年,土壤有机质从2.8%提到了3.5%,大豆根瘤菌多的跟葡萄似的,去年亩产突破了600斤。
黄淮地区的潮土容易板结,得用"深松+起垄"套餐。年前深松30厘米,开春起高垄,垄高15厘米,宽60厘米,这样下雨不积水,大豆不容易烂根。商丘农科所的数据显示,起垄种植比平作能增产23%,尤其去年雨水大,平作的地块死了不少苗,起垄的一点事没有。
南方红壤酸性大,pH值低于5.5的地,种大豆前必须撒石灰,每亩200-300斤,撒匀后深翻。湖南的陈大姐家地pH值4.8,第一年种大豆光长秧不结荚,后来听农技员的话撒了石灰,第二年亩产就到了420斤。另外红壤缺磷,底肥里加50斤过磷酸钙,豆荚能多坐两成。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大豆施肥可不是越多越好,得讲究"少吃多餐"。东北春大豆底肥要足,"万斤有机肥打底,百斤复合肥跟上",每亩1000斤农家肥加100斤氮磷钾15-15-15的复合肥,播种时种子和肥料隔开5厘米,免得烧苗。等到大豆长到30厘米高,每亩追8斤尿素,这叫"提苗肥";初花期再追15斤尿素+10斤硫酸钾,豆荚保准结得密。
黄淮夏大豆生育期短,"一基一追"就够了。麦收后每亩撒80斤复合肥,深翻入土,出苗后20天追一次尿素,每亩10斤。特别要注意初花期喷叶面肥,磷酸二氢钾1两+硼砂2两,兑水30斤叶面喷施,能提高结荚率。去年周口的刘大哥就这么干的,同样的品种,他的大豆单株结荚比别人多3个。
南方种大豆千万别忘拌根瘤菌,播种前用根瘤菌剂拌种,每亩200克,能少施三分之一的氮肥。另外南方土壤普遍缺硼,开花前必须喷硼肥,不然容易花而不实。广西农科院的试验证明,拌根瘤菌+喷硼肥,大豆能增产25%,还能改善土壤,真是一举两得。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大豆是"旱了不行,淹了要命"的主儿。东北春大豆最怕"卡脖旱",播种后如果墒情不好,得浇蒙头水,每亩30方,确保出苗整齐。等到结荚鼓粒期,也就是7月底8月初,要是20天不下雨,必须浇水,这时候缺水,百粒重能降10克。去年三江平原就因为8月上旬干旱,不少地块减产两成。
黄淮夏大豆"伏旱"最可怕,7月下旬到8月上旬,正是开花结荚关键期,这时候缺水,花荚大量脱落。驻马店的王大叔去年装了滴灌,伏旱时每5天滴一次水,每亩用水量才25方,比漫灌省水一半,亩产还多收了80斤。这里有个小技巧,早上8点前或傍晚6点后浇水,避开正午高温,免得伤根。
南方种大豆防涝是头等大事,"三沟配套"不能少:主沟深30厘米,腰沟深25厘米,厢沟深20厘米,确保雨后不积水。去年江西遭遇梅雨,村里老李家用了三沟配套,大豆没受啥影响,而隔壁老王家地里积水没过脚踝,大豆烂根死了一半。另外南方暴雨后要及时追肥,每亩撒10斤尿素,防止大豆脱肥。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大豆虫害就那几招,但每年都有农户中招。蚜虫最好治,每亩放2000头七星瓢虫,比打药还管用,成本才5块钱。去年吉林的张大哥在大豆田里套种苜蓿,瓢虫自己就繁殖起来了,一夏天没打药,蚜虫也没成灾。要是蚜虫多了,用苦参碱1000倍液喷雾,环保还不伤害天敌。
食心虫是大豆的"心腹大患",幼虫钻到豆荚里吃豆粒,严重时能损失三成产量。最有效的办法是挂性诱剂,每亩挂10个,能把雄虫都诱过来,雌虫就没法产卵了。黑龙江农垦总局的大面积试验显示,性诱剂+赤眼蜂释放,防效能达到85%以上。另外要注意,大豆开花期别打药,免得伤着蜜蜂。
杂草要"斩草除根",播后苗前用乙草胺封闭除草,每亩200毫升,兑水30斤均匀喷雾。要是后期长了马唐、牛筋草,用精喹禾灵100毫升喷雾,对大豆安全。记住"除小除了",杂草超过5厘米就难除了。去年黄淮地区雨水多,不少农户没及时封闭除草,后来杂草比大豆还高,减产严重。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
种得好不如卖得好,优质大豆收购商抢着要。先说外观,豆粒要饱满,杂质不超过1%,水分控制在13%以下,这样的大豆能卖一级价。东北的高蛋白大豆只要蛋白质含量超过44%,每吨能比普通大豆多卖300块。黄淮的高油大豆,含油量达到21%以上,榨油厂抢着收。
储存大豆有讲究,先在场上晒两天,把水分降到12%,然后装在透气的编织袋里,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底下垫上木板防潮。去年河南的李大姐把大豆存在水泥地上,结果返潮发霉,损失了好几千块。另外别和农药、化肥放在一起,容易串味,影响品质。
大豆种植看着简单,其实处处是学问。东北的春大豆要抢积温,黄淮的夏大豆得控密度,南方的大豆要防梅雨,每个产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万变不离其宗,选对品种、把好播期、管好水肥、防住病虫害,就能种出高产优质的大豆。记住老祖宗的话:"人勤地不懒",只要你用心伺候,土地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今年秋天,希望你家的大豆能比邻居多收三袋,卖个好价钱!
您还有什么更好的大豆种植方法分享呢?评论区说说!
来源:方寸农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