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失信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创新环境,我市正式实施《知识产权领域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试行)》(下简称《制度》),通过“划红线、建机制、强协同”,为知识产权保护装上“信用枷锁”。
10月27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失信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创新环境,我市正式实施《知识产权领域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试行)》(下简称《制度》),通过“划红线、建机制、强协同”,为知识产权保护装上“信用枷锁”。
“故意侵权、恶意注册商标、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等行为,今后将被列入黑名单公开曝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度》明确将五类严重失信行为纳入惩戒范围,精准聚焦当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被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其名称、违法事实、处罚决定等信息将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同时,我市将推动黑名单信息与多部门共享,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主体在市场准入、经营活动等方面“处处受限”。
《制度》兼顾惩戒与教育,建立了科学的信用修复机制。失信主体在自觉履行行政处罚义务、主动消除危害后果,且满最短公示期后,可向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申请信用修复。相关部门将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停止公示、解除管理措施,给予失信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
相关负责人表示:“黑名单制度既是‘利剑’,也是‘盾牌’。”下一步,鞍山将以《制度》实施为契机,结合知识产权“亮剑护航”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切实保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的“信用动力”。全媒体记者 杨峰
来源:鞍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