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太原市大同商会成立大会的盛典之际,由康世海先生倾情创作的会歌《同根同心向大同》,犹如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既闪烁着黄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跳动着新时代强劲的脉搏。这首作品以精妙的艺术手法为经纬,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基石,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为灵魂,成功谱写了一曲大同
在太原市大同商会成立大会的盛典之际,由康世海先生倾情创作的会歌《同根同心向大同》,犹如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既闪烁着黄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跳动着新时代强劲的脉搏。这首作品以精妙的艺术手法为经纬,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基石,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为灵魂,成功谱写了一曲大同晋商儿女凝心聚力、共赴未来的恢弘乐章。以下将从艺术手法、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等维度,对其进行深入赏析。
意象编织:地理与历史的时空交响
歌词以“太行风—古城墙—桑干河—北魏月”构建起宏大的时空坐标系,通过具象的地理风物唤醒集体记忆:“驼铃回响”暗合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的辉煌历史,“云冈大佛的坦荡”既指石窟艺术的恢弘气度,更隐喻晋商品格中的诚信精神;“恒山豪爽”将山岳特质人格化,与商人“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形成巧妙互文。这些意象在沧桑感与生命力之间取得平衡,使商会精神锚定于深厚的文明土壤。
情感结构:乡土情怀与时代使命的双重变奏
作品采用“个体温情—集体力量”的递进式抒情:从“刀削面暖透心房”“家乡话拉近情长”的烟火气息,到“担当扛起希望”“协作收获荣光”的社会责任,完成从乡愁认同到价值共同体的升华;副歌以“同根同心”为核心意象,“温暖的炕”这一北方特有意象既延续晋文化基因,又将商业组织转化为情感归宿,比常规的“大家庭”比喻更具穿透力。
音乐性设计:节奏张弛与符号强化
句式上采用“六言铺陈+七言升华”的结构,前段密集的排比句如鼓点般积蓄能量,后段跨行句“向大同——”的延展处理,形成情感喷薄之势;“辉煌”一词的三次重复并非简单强调,而是通过声浪叠加构筑仪式感,符合会歌需具备的庆典演唱场景需求。
精神境界:从商帮传统到人类文明理想
最值得称道的是对“天下大同”的重新诠释:既承袭《礼记》中“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儒家理想,又注入新时代商业文明中“合作共赢”的现代内涵。将商会活动提升至人类文明追求的高度,彰显了晋商群体超越地域的眼界与胸怀。
这首会歌成功实现了三重对话:与千年晋商传统的隔空回应,与当代山西商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对接,更与人类共同价值的美好共鸣。其艺术价值在于用诗性语言让商业组织获得文化体温,堪称地域商会文化建设的典范文本。
传播:天马艺术
来源:北风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