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敢打赌,上周四晚上,全国得有不下十万个家庭上演了同款“家庭纠纷”——奶茶都摇匀了,瓜子皮都备好了,遥控器也经历了一番争夺后尘埃落定,结果你打开芒果TV,一行“因故延播”的大字,差点没把人直接送走。
我敢打赌,上周四晚上,全国得有不下十万个家庭上演了同款“家庭纠纷”——奶茶都摇匀了,瓜子皮都备好了,遥控器也经历了一番争夺后尘埃落定,结果你打开芒果TV,一行“因故延播”的大字,差点没把人直接送走。
《再见爱人5》就这么戏剧性地,在开播第二期上演了“再见观众”。
评论区当场就化身“德云社”分社,各种段子齐飞,但核心思想就一个:别装了,不就是因为路行么?
这事儿大家心里跟装着GPS似的门儿清。
果然,也就隔了一天,节目扭扭捏捏地又上线了。
只是,这次复播的版本,看得人后背发凉,比追一部悬疑剧还刺激。
《再见爱人5》成功从一档婚姻观察类情感综艺,转型成了一档大型“大家来找茬”游戏,奖品大概是“年度最佳眼力见儿”。
主人公之一,那位被网友冠以“杨子青春版”的富商路行,从节目里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不是打了马赛克那种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做到了“雁过无痕,人过无影”。
镜头语言的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升华,但凡出现路行的地方,要么是邓莎的单人cut,要么是远景里一个模糊不清的后脑勺,再不然就是饭桌上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空座位。
不知道的,还以为邓莎是在参加一档名为《通灵之战》的节目。
必须承认,芒果的后期师傅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剪刀手爱德华”,这手术刀级别的剪辑技术,放眼整个内娱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但在佩服之余,你又会觉得,这不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被剪掉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镜头,更是这档节目赖以为生的“戏剧冲突”和“话题爆点”。
摸着良心讲,《再见爱人》这个IP能做到第五季,靠的早就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婚姻和解戏码了。
观众就是一群等着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看客”,就想看那些婚姻里最真实、最狗血、最让人血压飙升的“名场面”。
而这一季里,最有“爆款相”的,毫无疑问就是邓莎和路行这对“丧偶式婚姻”的活体样本。
一个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内心戏丰富到可以写一部小说的女演员;一个则是言语间处处透露着“我很有钱但我看不起你”的霸道总裁。
路总那些“金句”——“你那点事业牺牲算什么付出?”
“生儿子才是你对这个家最大的贡献!”
——每一句都像一把淬了毒的飞刀,精准地扎在当代女性的心窝子上。
这种让人想顺着网线过去打他一顿,但又忍不住想看他明天还能爆出什么惊人言论的复杂情绪,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可惜,这密码还没来得及完全释放,就被路总自己的一桩陈年旧事给彻底搅黄了。
一则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将一桩牵涉近千万的行贿案摆在了台面上。
这下好了,芒果的算盘珠子都崩了一地。
最大的问题,就是节目的主心骨断了。
剩下那两对嘉宾,也不是说不好,就是“太平”了。
李施嬅和车崇健,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彬彬有礼但就是不结婚的朋友,他们的矛盾隔着一层窗户纸,捅不破,也引不起太大的波澜。
至于何美延和梁老师,这对说唱界的“rapper夫妇”,吵架吵得像在battle,中英文 freestyle 无缝切换,一开始还挺有新鲜感,可看多了,就跟看小学生吵嘴似的,观众都替他们累。
现在,没了路行这个最大的“靶子”,邓莎的隐忍和委屈就变得像是单口相声,失去了对手戏演员的配合,再好的演技也显得苍白。
整个节目的戏剧张力瞬间垮掉,变成了一场平淡如水的茶话会。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芒果的商业布局被彻底打乱了。
去年的《再见爱人》火到什么程度?
直接把芒果超媒的股价都给拉红了。
今年本指望故技重施,继续靠这块“金字招牌”收割市场,结果嘉宾的“暴雷”像一记闷棍,直接把财报都给敲晕了。
广告商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谁愿意自己的品牌跟一个“法制咖”扯上关系?
充了会员的观众更是觉得被当成了“韭菜”,体验感极差。
其实,《再见爱人》这个节目,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一种“危险”的气质。
它像一面过于真实的“照妖镜”,把婚姻里最不堪的一面血淋淋地扒开给所有人看。
从傅首尔被全网“道德审判”,到麦琳、李行亮的商业合作受到影响,再到今天的路行被“一剪没”,这档节目似乎正在成为明星夫妇的“事业粉碎机”。
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来了:以后,还有谁敢来?
节目组为了追求收视率和话题度,在嘉宾背景调查上是不是存在侥E幸心理?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毕竟,请素人嘉宾虽然安全,但没有流量;请自带争议的明星,虽然风险高,但“爆”的可能性也大。
芒果这次,显然是在高风险的钢丝绳上,一脚踩空了。
路行的“再见”,看似是拯救了一档摇摇欲坠的节目,实则是宣告了它某种程度上的“死亡”。
当一档剖析婚姻问题的节目,需要靠抹去其中一方的存在才能继续下去时,这本身,就是对“爱人”这个词最大的讽刺。
来源:综艺体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