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独立议员凯瑟琳·康诺利当选爱尔兰总统,从心理学家到总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14:10 2

摘要:爱尔兰政坛迎来历史性时刻。左翼独立候选人凯瑟琳·康诺利(Catherine Connolly)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总统选举,正式成为爱尔兰共和国第十任国家元首。这位来自戈尔韦的68岁议员不仅打破了政治建制派的垄断,也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全民总统”的形象赢得广泛支持

爱尔兰政坛迎来历史性时刻。左翼独立候选人凯瑟琳·康诺利(Catherine Connolly)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总统选举,正式成为爱尔兰共和国第十任国家元首。这位来自戈尔韦的68岁议员不仅打破了政治建制派的垄断,也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全民总统”的形象赢得广泛支持。

凯瑟琳·康诺利

在周五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康诺利获得了63%的首选票,远超竞争对手——执政党统一党(Fine Gael)候选人、前内阁部长希瑟·汉弗莱斯(Heather Humphreys)的29%。共和党(Fianna Fáil)候选人吉姆·加文(Jim Gavin)虽然早已退出竞选,但因名字仍留在选票上,仍获得约7%选票。

官方统计显示,在144万张有效选票中,康诺利共赢得91.4万票,成为自玛丽·罗宾逊以来票数最高的总统当选人之一。

她在都柏林城堡的胜选演讲上表示:“我将成为和平的声音,延续我们中立的传统,也要发出应对气候危机的警告之声。我们需要建设性的质疑,共同塑造一个尊重多元、包容平等的新共和国。”

然而,这场压倒性的胜利背后也有隐忧。全国投票率仅为46%——在爱尔兰历史上属于偏低水平。此外,还有超过21万张无效或废票,创下纪录,反映出部分选民对政治选择有限的失望。在都柏林一些选区,废票比例甚至高达五分之一。

虽然爱尔兰总统主要扮演象征性角色,但康诺利的当选被视为对中右翼政府的强烈警告。住房危机、生活成本飙升、执政党竞选失误、左翼政党的罕见团结,以及社交媒体的强大助力——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了她的崛起。

康诺利以独立议员身份参选,起初被视为边缘人物。她在7月宣布参选时,仅得到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s)和人民优先党(People Before Profit)的支持。随后,工党(Labour)加入阵营,而新芬党(Sinn Féin)放弃推出自家候选人,全力动员基层资源支持她,使康诺利迅速成为“变革的象征”。

在年轻选民中,康诺利凭借真诚的表达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广受欢迎。她曾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和大律师,竞选期间通过播客和社交媒体与公众互动,其颠球(keepy-uppy)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爱尔兰知名音乐人与艺术团体如Kneecap与Mary Wallopers都公开为她站台。

她的政治立场鲜明,主张捍卫爱尔兰的中立地位,反对“西方军事主义”,并多次批评英国和美国在加沙冲突中的角色,指责其“助长种族灭绝”。这一立场使她赢得部分左翼选民支持,也引发外交政策领域的争议。批评者称,她回避关键问题,可能损害爱尔兰与美国及欧洲盟友的关系。

传统上,爱尔兰总统以象征性姿态存在,避免直接干预政治。然而,自玛丽·罗宾逊、玛丽·麦卡利斯到迈克尔·D·希金斯以来,总统职位的公共影响力不断扩大。康诺利在竞选中表示,她将尊重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界限——被部分人解读为“收敛激进言论”的暗示——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她与现任政府之间的摩擦难以避免。

此次选举中,统一党和共和党均遭遇重大挫败。统一党原定候选人玛丽德·麦吉尼斯(Mairead McGuinness)因健康原因退选,改由汉弗莱斯顶替;但这位来自边境郡的长老会信徒在辩论中表现不佳,未能赢得公众信任。而共和党候选人加文则因财务丑闻提前退出。

玛丽德·麦吉尼斯

相比之下,康诺利以一人之力打破两大党长期的权力格局,她的成功被认为象征着选民对旧体制的不信任,也预示着爱尔兰政治正迎来新的转折点。

现任总统迈克尔·D·希金斯在电话中祝贺康诺利,并在声明中表示:“当选总统将在下月就职前,获得总统府的全力支持。”

康诺利即将正式入主总统官邸阿拉斯·安·乌赫特拉恩(Áras an Uachtaráin),开启为期七年的任期。对许多支持者而言,这不仅是一场选举胜利,更是一种信号——爱尔兰或许正在迈向一个更加开放、多元与平等的新时代。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