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刻,可别暗自窃喜,以为是皇上的宠信。实际上,这可是一道暗藏杀机的送命题,如同中了大奖,只不过这奖无法兑换财富,只能换来灾祸甚至性命之忧。
不妨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某天,皇上笑意盈盈地轻拍你的肩膀,说道:“爱卿,你家夫人着实出众。”
此刻,可别暗自窃喜,以为是皇上的宠信。实际上,这可是一道暗藏杀机的送命题,如同中了大奖,只不过这奖无法兑换财富,只能换来灾祸甚至性命之忧。
在古代皇权至上、皇帝独揽大权的背景下,理论上,全天下的一切资源,包括他人的妻子,都归皇帝所有。
然而,皇帝毕竟不是街头恶霸,不能公然强取豪夺。毕竟,皇帝也是要顾及颜面的,朝廷更是需要维持秩序。
最为常见、看似礼貌且 “文明” 的方式,便是等待时机。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 “髡(kūn)刑”,它的惩处方式是将人的头发和胡子剃光,既不损伤皮肤,也不伤及骨头,主要目的在于羞辱人。
《三国志》中就记载了一个典型事例:曹操有个同乡名叫许攸,自恃有功,平日里总是大呼小叫,甚至还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要是没我,你可不行!” 曹操表面上笑着点头,可随后就将许攸斩杀。
所以,一旦皇帝看上了你的妻子,或许当下不会立刻采取行动,但你可能会莫名其妙地因为 “左脚先踏入宫门” 这样的小事而被贬官,紧接着又会因 “写诗暗有所指” 而被流放。
待你彻底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后,你的妻子便如同 “孤儿寡妇” 一般,此时皇上再以 “照顾臣子家眷” 的名义将她接入宫中,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当然,并非所有皇帝都如此有耐心等待时机。
就像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此人堪称 “人妻痴迷者”。据《明史》记载,他时常跑到大臣家中走动,一旦瞧见哪家的妻子容貌美丽,便直接据为己有。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霸州总兵王艳雄的妻子,被他一眼看中后,当场就被带走,还得意洋洋地封为 “王夫人”。面对这种情况,你不但不能哭闹,反而还得感恩戴德,谢主隆恩 —— 难道真要感谢皇上抢走自己的老婆?
但你以为皇帝真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实则不然。
首先,礼法在某些时候确实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儒家伦理作为社会稳定的根基,皇帝虽是规则的制定者,却也不能公然违背。
特别是唐朝之后,通过科举入朝的文官集团势力强大,他们会运用礼仪道德来约束皇权。要是皇帝的行为过于出格,史官会如实记录,大臣们会纷纷上奏劝谏,甚至连太后也会出面干预。
其次,有些女性皇帝也不敢轻易招惹。并非所有 “别人家的老婆” 都能成为皇帝的目标。倘若她娘家势力雄厚,或者她的丈夫是功勋卓著的重臣,皇帝在行动之前也得再三权衡。
例如,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之后,看上了大臣宋弘,称赞道:“宋公威严的容貌、高尚的品德与才能,朝中群臣无人能及。” 于是刘秀便去试探宋弘,问道:“俗话说,人富贵了就会更换朋友,有钱了就会另娶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吧?”
宋弘则毫不客气地回应道:“贫贱时结交的朋友不能忘记,同甘共苦的妻子不能休弃。” 刘秀听闻后,只能无奈地对姐姐表示:“此事怕是难以如愿了。”
更有甚者,有些女子自身就性格刚烈,不好招惹。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明嘉靖皇帝有一次看中了一位锦衣卫的妻子,半夜传召她入宫。
结果这位女子直接拒绝,即便皇帝反复催促,她依旧不为所动。最终,嘉靖皇帝也无计可施 —— 总不能派锦衣卫去强行绑架锦衣卫的老婆吧?那场面简直尴尬至极。
那么,回到最初假设的场景,如果你就是那位丈夫,该如何应对呢?
倘若你只是一介平民,大概率只能无奈接受命运的安排,或许最多能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
要是你身为官员,那就赶紧设法调往外地任职,让妻子以 “回娘家探亲” 为由,暂避风头。
要是你胆子够大,行事够狠,可以效仿唐朝名将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传说当时有王爷企图抢夺他的妻子,他二话不说,直接拔刀在自己脸上划了一道,满脸鲜血地怒喝道:“谁敢动我妻子,先问问我这把刀答不答应!” 对方见状,顿时被震慑住,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
当然,这种做法风险极大,弄不好就会从 “保护妻子” 变成 “性命不保”,直接 “全剧终”。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皇帝强夺人妻的事情确实存在,但绝非普遍现象。大多数皇帝还是注重自身声誉的,毕竟天下美女众多,实在没必要为了一个女人而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所以,别被宫斗剧误导了。皇帝每日政务繁忙,既要应对权臣的威胁,又要平衡后宫的纷争,还要提防亲戚的野心,同时还得顾虑史官对自己的记载。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天天琢磨谁家的老婆漂亮呢?
来源:小温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