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到延迟退休,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多干几年多领几年社保”,但那些到龄就办退休的人,早就把账算明白了:硬熬到延迟退休,可能越干越亏。2025年养老金政策又有新变化,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3笔账拆透,让你清清楚楚知道“到龄就退”和“延迟退休”到底哪个更划算。
一提到延迟退休,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多干几年多领几年社保”,但那些到龄就办退休的人,早就把账算明白了:硬熬到延迟退休,可能越干越亏。2025年养老金政策又有新变化,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3笔账拆透,让你清清楚楚知道“到龄就退”和“延迟退休”到底哪个更划算。
一、养老金账:晚退5年,多领的钱可能还不够补“亏空”
很多人觉得“延迟退休多交5年社保,养老金能涨不少”,但实际情况得具体算。2025年养老金计算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这里的“多缴”“长缴”得看投入产出比。
1. 先算“个人缴费成本”
假设你月薪1万,社保缴费基数也是1万,养老保险个人每月交8%(800元),单位交16%(1600元)。延迟退休5年,你个人得多交800×12×5=4.8万,单位得多交1600×12×5=9.6万。
2. 再算“养老金能涨多少”
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和当地平均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是139,65岁是101)。
假设当地平均工资8000元,你缴费指数1(按基数1万缴,当地平均8000,指数就是1.25?不对,缴费指数是个人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这里假设当地平均工资也是1万,缴费指数1),缴费年限30年,60岁退休时:
- 基础养老金=(10000+10000×1)÷2×30×1%=300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12×30)÷139≈2036元
- 每月养老金≈5036元
要是延迟到65岁退休,缴费年限35年:
- 基础养老金=(10000+10000×1)÷2×35×1%=350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12×35)÷101≈3327元
- 每月养老金≈6827元
每月多领6827-5036=1791元,一年多领2.15万,回本需要(4.8万)÷2.15万≈2.23年。看起来好像挺划算?但别忽略后面的“隐性成本”。
3. 隐性成本:晚退5年,身体和时间成本得算进去
延迟退休意味着多干5年,要是工作强度大,身体可能提前垮掉,后期看病花钱不说,还可能影响养老金的领取时长。而且多干5年,就少了5年享受退休生活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价值”每个人看法不同,但确实是笔账。
杭州有个国企员工王姐,60岁时养老金能领5500元,她算了算延迟到65岁能多领的钱,再想想自己有高血压,最后还是选择到龄就退,“多领的那点钱,不够我多吃5年降压药的”。
二、医保账:晚退5年,医保待遇和买药钱可能不划算
医保和养老保险不一样,退休后不用缴费就能享受医保待遇,还能每月返钱。延迟退休5年,医保的账也得好好算。
1. 医保缴费成本
还是月薪1万,医保个人每月交2%(200元),单位交8%(800元)。延迟退休5年,个人多交200×12×5=1.2万,单位多交800×12×5=4.8万。
2. 医保待遇损失
退休后,医保每月返钱是按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各地不同,比如杭州是3%),60岁退休每月返5036×3%≈151元,一年返1812元;65岁退休每月返6827×3%≈205元,一年返2460元。延迟退休5年,少返的钱是1812×5=9060元。
另外,退休后医保报销比例比在职时高5%-10%,要是延迟退休期间生病,报销的钱可能比多交的医保费还少。
3. 买药钱对比
退休后每月医保返的钱可以买药,60岁退休5年能返9060元,这些钱用来买降压药、糖尿病药,基本够日常开销;要是延迟退休,这5年买药钱得自己掏现金,就算每月只花200元,5年也得1.2万。
三、机会成本账:晚退5年,可能错过“第二春”的赚钱机会
现在退休不是“躺平”的代名词,很多人退休后搞副业、创业,收入不比上班低。延迟退休5年,可能就错过了这些机会。
1. 副业收入:退休后时间自由,赚钱路子多
上海有个退休教师张叔,60岁退休后在小区开了个书法班,教孩子写字,每月能赚8000多;还有人退休后做直播带货,专带中老年产品,每月收入过万。
要是延迟退休,这些时间都被工作占了,别说赚钱,连享受生活的时间都没有。
2. 创业机会:退休人员有政策扶持
2025年各地对退休人员创业的扶持政策不少,比如税收减免、创业补贴。南京有个退休工程师,用自己的技术开了个小作坊,生产环保设备,第一年就拿到了5万的创业补贴,还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
3. 时间价值:晚退5年,陪家人的时间就少了5年
很多人干到退休,就想好好陪陪孙子、出去旅游。延迟退休5年,可能孙子都上小学了,旅游计划也得一拖再拖。浙江有对退休夫妻,60岁退休后环游世界,5年去了20多个国家,“要是晚退5年,身体不一定吃得消,也没这么多时间”。
四、2025年退休新政策:这3类人到龄就退更划算
2025年养老金和退休政策有新变化,这3类人到龄就退,福利更多。
1. 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自己交社保,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比在职职工个人+单位的24%低),但退休年龄和职工一样(男性60,女性55)。对他们来说,到龄就退更划算,因为多交的钱都是自己出的,回本周期更长。
2. 有特殊工种经历的人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性55岁、女性45岁就能退休。这些工作对身体损耗大,到龄就退是对身体的保护,而且提前退休能早点领养老金。
3.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的人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性50岁、女性45岁可以退休。这种情况别硬撑,早点退休领养老金,还能好好养病。
五、退休决策避坑指南:别只看养老金,得综合考虑这3点
1. 身体状况是首要因素
要是身体不好,经常请假看病,那延迟退休就是“得不偿失”,多领的养老金可能还不够付医药费。
2. 工作满意度很重要
要是工作轻松、喜欢和同事相处,延迟退休也无妨;要是工作压力大、天天盼着退休,那到龄就退是解脱。
3. 财务规划要提前做
退休前3-5年,就要规划好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比如养老金、储蓄、副业收入,确保退休后生活质量不下降。
最后提醒:退休不是终点,是新生活的起点
2025年的退休政策越来越灵活,“到龄就退”和“延迟退休”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适合自己。那些到龄就退的人,不是怕干活,而是算清楚了账:养老金的增长、医保的待遇、时间的价值,综合起来“到龄就退”更划算。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打算到龄就退还是延迟退休?或者你身边有退休后生活特别精彩的例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退休账算得更明白。
来源:柚点小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