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6日,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共同承办的“小小考古家养成记”暨文物普法直播活动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该活动以直播形式带领广大网友开启“云考古”,并介绍山西考古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引发网
活动以直播形式带领广大网友开启“云考古”。
学员展示从“地层”下探掘出的“文物”。
10月26日,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晚报·文博山西共同承办的“小小考古家养成记”暨文物普法直播活动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该活动以直播形式带领广大网友开启“云考古”,并介绍山西考古博物馆以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引发网友们纷纷点赞互动。
考古不易 珍惜文物遗存
当日14时,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张琪与山西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尹燕飞守候在直播间,带领网友们开启“云考古”的模拟实训。
“探方尺寸大家还记得吗?”尹燕飞率先提出问题,现场“小小考古家们”齐刷刷回答:“面积通常为5米×5米,也有大型遗址或特殊需求是10米×10米”。尹燕飞介绍,今年暑期,团队依托考古遗存与文物藏品体系,以田野考古工作流程为脉络,精心构建“理论认知—田野实操—文物修复—考古记录—研究整理—成果转化”的社教课程,特别推出“小小考古家养成记”,旨在通过系统的考古知识传授、沉浸式实践体验以及深度的文化浸润,带领青少年全方位解锁考古世界的奥秘。此次“小小考古家养成记”再次开营,课程备受青少年喜爱,通过“考古发掘一日营”系列活动,从理论知识到等比例模拟考古现场,让更多学员沉浸于考古发掘的乐趣之中,同时还深刻地认识到考古工作的艰辛。
现场,学员们手持小铲,一戳一钻一提,在“地层”下进行探掘。通过逐层清理,学员们发现了一些“文物遗存”。
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
随后,主播张琪向大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相关内容,并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现场,学员们也开始纷纷举手发言。来自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张清玥,刚挖掘出一枚“兽骨”,她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档案袋,并写入“探方日记”。“文物太脆弱了,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文物、保护文物。”张清玥表示。今年12岁的王越峰,短短时间便清理发掘出6块“文物遗存”,他的手套破了洞,也从未放弃。他说,考古天生就要与“土”打交道,不能怕苦,更不能怕脏,在清理发掘过程中,要学会辨别,更要学会保护。同时,他呼吁大家要珍惜文物、保护文物。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此次活动在学员们心中埋下了一颗保护文物的种子。”尹燕飞介绍,通过此次文物普法直播活动,让更多网友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直播接近尾声时,主播们仍呼吁“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关爱身边的文物,更要从细处做起”。
此次直播在山河视频抖音、山河视频快手、山河+客户端、山河视频视频号、文博山西视频号等平台播出,网友可以关注“文博山西视频号”,点击直播回放,解锁“小小考古家养成记”以及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的知识点。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孙佳森
来源:太原晚报
